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瑛姑怕是有一段伤心往事。
      小时候看到这一段,会觉得瑛姑很美呀,怎么也有伤心事。
      后来才知道,伤不伤心跟美不美一点关系也没有。
      美人就没有伤心的权利了吗?
      只不过瑛姑还在伤心中,黄蓉却是极不懂事,还会顾着秀恩爱。
      这就要看瑛姑的心情了,心情好,念她小孩子不懂事,不跟她计较,心情不好,那就教训一顿。
      在国外的礼仪里,会出现很幽默的情形,那就是明明在下雨,可是一个说今天天气不错,另一个也会说不错。
      这是一种礼仪,体现的是尊重。
      在佛家的仪轨中有一项功德叫随喜,说是说随喜,其实说的是看顾对方的情绪。
      随喜是功德,情绪也是本能。
      这时候的随和,体现的不单单是礼仪,也是对人性的尊重。
      在外界五花八门的事情多了去了,谁能保证是一帆风顺?免不了有七情六欲。
      当然也不是说随喜就什么都顺着人家,问得出这种问题的,往往是不懂得情绪梳理以及边界感的。
      因为没接触过类似的课程。
      接触过的会知道,如何表示理解和同理心,然后礼貌地退出。
      学习这些是因为懂得人性不就是成熟的体现?难道不为自己的成熟做准备?这都是自我承担的责任
      都不懂得为自己承担责任,怎么去为别人呢?
      所以说黄蓉的不懂事是隐患,这里其实是惊心动魄的。
      原文是——有宋一代,词学极盛,文人学士固然人人会填词谱歌,就是普通百姓,也都会唱得几首,哼得几句,有谁作得一首好词来,不多时全国皆闻。像柳永所作之词,竟称天下凡有井水之处,都有流传。郭靖心想:“蓉儿家学渊源,凡是出名的诗词,决无不知之理。那么是谁吟过这词

伤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