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西周军队的士卒均由国人(都城及其周围的奴隶主和平民)充当,奴隶只能随军服杂役。
      周王室军队最大的编制是师!
      《周礼·夏官》称: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
      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
      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
      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
      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这样一看,周王室的军制依次是军、师、旅、卒、两、伍六个等级!
      庆忌决定改革吴国的军队编制,则是七个等级。
      从低到高,依次是:伍长、什长、卒长、都尉、校尉、中郎将、将军。
      五人为一伍,设伍长;
      十人为一什,设什长;
      五十人为一卒,设卒长;
      一百人为一都,设都尉;
      五百人为一校,设校尉;
      一千人为一部,设中郎将;
      五千人为一军,设将军。
      在将军的位置上,庆忌还特别设“四镇”、“四征”,加大都督衔,将军之上则是大司马,归于吴王统辖!
      此刻,朝堂之上,公卿大夫们听着孙武所宣读的改革官制与军制的法令条文,不禁为之心中打怵,瑟瑟发抖。
      庆忌这是铁了心要在吴国推行新政!
      改革官制与军制,只是第一步,随后而来的,恐怕是一场更为强烈的风暴!
      军制且不说,这官制之事,日后岂非庆忌随意任命罢免大臣?
      这让一直靠祖宗余荫庇护着的公卿大夫们,不禁心生恐惧。
      他们当中,德不配位,或者才不配位,尸位素餐的人可不少。
      一旦庆忌当真广邀天下贤才入吴,让贤才们各得其位,他们这些人,岂能安生?
      但,庆忌可不管这些。
      若非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庆忌早就更进一步,将更多的新政一一颁布出去!
      ……
      吴国,云阳。
      城门口!
      此刻,穿着各色衣裳的百姓都聚集在这里,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
      只见在城门口的一侧,已经贴了一张布告,左右还立着两名披坚执锐的士卒,以及一个小吏。
      看着突然出现的告示,过往的行人都不禁凑过来,心中直纳闷。
      “这告示上说的什么?”
      “应该是关于国政的。”
      “这是求贤令,吴王颁布于天下,广邀列国士子入吴,推行新政的求贤令!”
      台下的百姓都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这张告示上的内容。
      他们当中,不乏来往于列国,走南闯北的客商,也不乏周游列国,求学问道的士子,更不乏目不识丁的贩夫走卒。
      形形色色的人,都张望着告示,指指点点的。
      鉴于庆忌知道吴国当前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居多,故而专门在每一张告示边上,命一名官吏负责

第042章 求贤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