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2章 伍子胥毒计[1/2页]

重生之吴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伯噽所言,不无道理。
      像是晏婴这样的人,不可能为名利所动。
      因为晏婴一向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着称。
      他担任齐国相邦之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
      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
      不仅如此,晏子还时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
      晏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
      他以国富民强为己任,重视物质基础、造福百姓、强大国家的行为,义于名而利于实……
      想到这里,庆忌都不禁有些羡慕起了齐侯。
      齐国的人才贤能,不知凡几,尤其是在齐侯杵臼(齐景公)这一时期。
      虽然有崔杼、庆封这样的奸臣,也有田乞这样脑后生反骨的二五仔,但是,诸如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哪一个不是治国之臣?
      还全都是齐国人!
      哪里像是庆忌这般,开局就一个季札,还是千辛万苦得来的,之后的范蠡、伍子胥、孙武、文种等人,也都不是吴国人……
      “大王,廷尉所言极是。”
      在一侧的卫尉伍子胥跟着赞许道:“以晏婴之为人,断然不可能为利益所动。昔日庆封逃亡,齐侯打算封给晏婴邶殿和它沿边上六十个城邑,晏婴却不接受。”
      “这是何等高尚的品格?若换做常人,莫说常人,试问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做到晏婴这般当真澹泊名利耶?”
      “再者说,晏婴的确年岁已高,与季子一般,不堪大任也。大王要这一风烛残年之人,何用?”
      伍子胥跟伯噽一样,是不理解庆忌为何要晏婴这个老头纳入麾下的。
      不难理解,已经是古来稀之年的晏婴,活不了多久。
      说不定随时随地都可能寿终正寝。
      庆忌依稀记得,历史上的晏婴会在公元前500病逝!
      但,这都不是重点!
      只见庆忌意味深长的道:“伯噽、子胥,岂不闻彼之英雄,吾之仇寇耶?”
      闻言,陛台下面的伯噽与伍子胥不禁对视一眼,微微颔首。
      以他们的聪明才智,自然能参悟得出庆忌这句话的玄机。
      庆忌志在天下,所以在发展吴国自身国力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的削弱列国。
      如何削弱?
      使其国家内乱,乃至于分裂,此消彼长之下,对于吴国有着莫大的好处。
      譬如眼下的齐国,庆忌暗中扶持田乞,试图成就“田氏代齐”之箴言。
      若是能将晏婴挖过来,甚至是阴谋除掉,都未尝不可。
      “大王英明。”
      伍子胥赞道:“齐国人才济济,其中更不乏治国之才。”
      “而齐侯用之,可使国家兴旺发达,然,齐侯虽有识人之明,却无用人之能也!”
      “齐侯善于弄权术,贤臣、媚臣皆用之,看似甚合帝王之道,实则落了下乘。”
      伍子胥对于齐侯的评价,是极为中肯的。
第392章 伍子胥毒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