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的父亲宋温伦算得上一位中年美男子,下巴蓄着胡须,面容儒雅,姿态风流,一举一动书卷气很重。
他看着宋?长身玉立、风度翩翩的模样颇为骄傲,笑着道:“如今你已成家,是该好生经营,你也不小了,早日为宋家开枝散叶。”
宋?笑了笑,轻松道:“依依还小,现下说这些还早,孩儿不着急!”
宋温伦定定地看了他一眼,宋?神色如常并未退让,他也不多强求:“这事我就不催了,你心中有数就行,莫要你母亲着急。”
“是。”
宋?觉得在宋家,冯氏是最不可能催促他和依依的人,所以这点压力可以忽略不计。
宋温伦又换了一个话题:“你在翰林修撰快满期了,你考虑好了吗,是要授侍读侍讲,还是入六部为给事中历练?”
宋?本是四元及第的状元郎,才学出众,颇得陛下看中,不管是由进士入翰林,从陛下身边的侍读侍讲一路熬资历到翰林大学士,或是入六部办差再行升迁,都是不错的选择。
宋?沉吟了一番,道:“我想外放做官,真真切切地做一回地方父母官,治理一方,造福百姓。”
宋温伦皱了皱眉,不赞同道:“陛下对你印象极好,时常召见于你,天子近臣,此等机会不好好把握,怎么想着要外放?!”
宋?道:“父亲这回是托大了,我算什么天子近臣,不过是陛下在几年前的江南水灾案中对我有些好印象吧,这才时不时地召我问话。”
宋温伦道:“那这就是你的仕途机缘,旁人求也求不到。”
这个旁人应该不包括沈杭吧,宋?暗想。
“陛下近些年的态度,已然很明显了,”宋?温言道:“重视实干官员,提拔升迁的也都是做出实绩的官员。”
宋?:“京官虽然贵重,但难以大展拳脚,我还是想去地方做出一番成绩,”他顿了顿道:“就像三叔那样,一县一府的升迁,做出点实绩来,也不枉为官一场。”
宋温伦:“……”
他是青州提督学道,督理青州学院教育及各种文化学术之事,对于地方治理并不在行,所以也不是宋?学习的榜样。
宋温伦眼看不能说服宋?,遂捂嘴轻咳了一声:“你的仕途也关系着宋家兴衰,不能仅凭你一人做主,这事还需你大伯前来定夺。”
宋?笑道:“自然是已经问过大伯,孩儿才有此一说。”
宋温伦:“……”
他神情一噎,过了会儿,又换了一个话题:“既然你心中有数,那为父也不便多说。”
“趁着你还在家,好好帮你弟弟补补功课,”宋温伦语重心长道:“都是一家兄弟,你也要对珲儿的功课上上心。”
“待他考取功名后,对你,对宋家,都是一份助力。”
宋珲性子比较跳脱,为人也散漫拖沓,不耐久坐,是以不能静下心来读书,所以才在科举上毫无建树。
不过,今日已经驳回宋温伦两回了,事不过三,宋?见好就收,他浅笑道:“父亲说的是,要想家族兴旺,族下子弟是该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四弟如若在文章上有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让他尽管来问我便是,都自家兄弟,不用不好意思。”
至于学不学,那就是宋珲自己的事情了!
 
第 211章 不好惹的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