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4章 定下国策,袁基袁绍![1/2页]

三国:人在西域,开局杀回洛阳! 东汉末年分三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楚国,徐州。
      彭城国,刺史府灯火通明。
      大堂之内,随着袁基话音刚落,一众世家之主议论纷纷。
      “这,这和我想的不一样啊!”
      “就是啊,既然已经立楚,天下就应该裁汰书籍,恢复曾经的孝廉制,只要禁止凉州书籍入关,天下依旧还是那个天下!”
      “不错不错,咱们楚国就应该禁止书籍入关!”
      “千石以上官位虽然尊贵,可千石以下官位,却更甚前者百倍,而那些官位才是咱们的根基才是,怎能令庶民随意上位?”
      “我也觉着……”
      袁基听着下面的议论,面上并无多少变化,抿了一口茶水,等他们议论结束。
      “陛下!”
      一名身着锦服,精神矍铄的老者,出列恭敬行礼道:“草民以为,在座诸位的担忧,不无道理,而楚国长治久安,国祚延绵,同样也是在座诸位的夙愿!”
      “是以,草民以为!”
      “楚国政律可稍作更置,书籍出现,虽为大势之争,然楚国独立于世,亦同为大势!”
      “禁止书籍流入楚国!”
      “也未尝不是一个上上之选!”
      一众家主闻言,也纷纷收声不语,竖着耳朵听老者的意见,他们都明白今日一议的重要性。
      若楚国雄据中原。
      那么今天议事的内容,将影响楚国后世百年,甚至更久,更关乎着他们的切身利益。
      袁基看着下方老者,面色平静不起波澜,但眼眸深处却闪过一丝寒芒。
      “然天下自古以来!”
      “学而优则仕!”
      “科举制的出现,无疑解决了君王择仕之虑,所以草民支持废黜孝廉制,改由科举制选吏!”
      “如此一来!”
      说道这里,老者再度朝袁基行了一礼,恭敬道:“陛下不会为官吏才能忧心,在座诸位亦不担心书籍横行,导致学识流落民间!”
      “妙啊!!!”
      “嘶~!”
      “若当真如此,赞同科举制也未尝不可!”
      “的确是这个道理,科举制选出干吏,能者入仕,愚者为民,谁也不能说什么!”
      “在下也赞同……”
      一众家主听完以后,只觉打开了新天地的大门,只要不让庶民参与,他们关起门来自己玩,科不科举又有什么所谓?
      他们纷纷把目光看向袁基,眼中满是期待之色,想看看对方这回又该怎么说。
      “呵呵!”
      袁基笑了笑,不以为意道:“朕原本以为,在座诸君,皆为一家之主,乃府中柱石,贤能多德之人!”
      “如今看来,却是朕高看了诸君!”
      “诸君的短视,更是让朕如鲠在喉,怒其不争心痛莫名!”
      “诸君可曾想过,书籍一经出现,为何能掀起大争之世?”
      “一册书籍,重不过一斤,却能抵数十卷简牍,万卷藏书本可装数百车,如今一名青年,便能将之随身携带,尔等难道不明白此中的差距吗?”
      “楚国拒绝书籍!”
      “就等于自绝于前路!”
      “今日,你尚能以家学立身而沾沾自喜,明日便会有他国庶民,引经据典,高谈阔论!”
      “到了那时,尔等守着的家学,不过是一堆无用之物,因为楚国之外,早已是另一番天地!”
      “这才是朕口中的大争之世!”
     &

第484章 定下国策,袁基袁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