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县城里的大客户,王继东基本都拿下了。
      接下来,他有两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把知青们发展成售货员,让他们拿着这些徽章,到外面零售。
      另一个思路,就是走出洪宁县,把自己的生意做到更远的地方。
      两人赶回和尚沟村,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
      王继东没有回老农家里,而是直接奔着铁匠铺行去。
      王继东本以为,他给知青们放了假,铁匠铺应该没人才对。
      可是,他们还没到铁匠铺门口,便看到了里面亮起的煤油灯。
      “谁在里面?”
      王继东推开门,朝里面喊道。
      棉门帘被掀开,向红从里面露出半个脑袋。
      “继东,援朝,你们回来了?”
      王继东点了点头:“回来了,你奶奶没事吧?”
      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向红的眼睛一下子红了。
      “我奶奶已经走了。”
      向红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继东,援朝,多谢你们了,如果没有你们的钱,我可能连我奶奶最后一面都看不到。”
      “大家都是知青,说这话干嘛?”王继东笑了笑。
      向红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对,大过年的,不说那些不开心的事了,你们还没吃饭吧?我给你们做点吃的。”
      向红转头进了伙房,给两人下面去了。
      一碗热乎乎的茴香面,吃的王继东肚子里热乎乎的。
      年也差不多过去了,王继东准备在明天开工,继续生产徽章。
      他把马援朝和向红都派了出去,让他们通知知青,明天过来上班。
      王继东则把剩余的一些库存归纳了一下,准备拿到集市上,去试试水。
      第二天一早,王继东带着马援朝,赶往附近的一个集市。
      至于向红,则留在和尚沟村,负责监督知青生产。
      这集市处在洪宁和隔壁县的交界处,因为不好监管,才诞生了买卖。
      许多小贩在这边偷偷摸摸地贩卖着一些小百货,赚取一些微薄的利润。
      王继东找到一个位置,在地上铺一块布,把那些徽章平铺在上面。
      他刚把徽章放好,便有许多人围了过来。
      “你这卫星徽章怎么卖的?”
      王继东卖给二道贩子两元一个,但零售的话,就不能是这个价了。
      “两元五角一个,买到就是赚到。”
      这个年代,人人都以能拥有一枚卫星徽章为荣。
      要是没有的话,总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点什么。
      这就像21世纪的婚姻——必须要买车买房一样。
      “两块五,你怎么不去抢啊?”一个小青年忍不住吼道。
      “我就这个价,你想买就买,不想买拉倒。”面对这些顾客,王继东很硬气。
      他也有硬气的理由。
      这个年代,卫星徽章一直都是紧俏货。
      而且,有的人拥有一个还不够,还想多拥有几个,甚至十几个。
      王继东的六种模板,能制作六种不同类型的卫星徽章。
      而且,这些样式是市面上没有的。
      居民们看到这些市面上没流通过的卫星徽章,难免心生向往。
      那个青年瞄着这些徽章,越看越想要。

第二十六章 扩大销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