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采桑子是南赡部洲最大的宗门,底下分为六大宗门,而岁同宫刚好隶属其中之一。
      岁同宫占地方圆三百余里,由于地广人稀,故而不会腾云驾雾的话,串个门都不轻松。可腾云驾雾是道门天阔境以上修士才能勉强施展的神通,烟波境修士都只能使用御物手段低空飞行。
      故而有人提议建立几座虹桥便于那些境界低微的弟子出入。当时祖师堂里,有数位长老持反对意见,“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即入天阔境,何须如此麻烦?”
      但宫主东方月白依旧力排众议,不惜斥巨资灵石在宫内各个要道处建立起座座虹桥,但是严格规定每个弟子修士每月使用虹桥的次数。
      起初宗内长老都很疑惑,既然辛辛苦苦耗费了那么多的灵石建造了虹桥,为什么还要限制他们的使用次数?
      当时岁同宫宫主东方月白也只是笑而不语。
      虹桥建立后的数十年间,岁同宫内破入天阔境的人无数,如雨后春笋,震惊一洲。
      山上修士关于境界,一直有个十百千的说法。即正常人破入烟波境需要十年的时间。烟波境大成,需要耗费百年光阴。而从烟波境破入天阔境则需要千年时间。
      而不敢短短数十年,岁同宫里就有那么多人破入天阔境,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事后采桑子上面宗门派人来巡查,宫主东方月白最终不得不以一句圣人教诲盖棺定论,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今天,有个奇怪的邋遢老汉步履蹒跚,行入岁同宫中,一路逮着人便问:
      “何思何虑则知道?”
      “何处何服则安道?”
      “何从何道则得道?”
      ......
      南华真人的《知北游》妇孺皆知,只是岁同宫的弟子们乍然间被询问,皆是一愣,不知所措。
      偶有一些弟子内心打好腹稿,主动上前想回答问题。他们内心窃喜大道无常,指不定这便是一桩机缘时,老汉又置之不理,飘忽忽离去。
      老汉喝着酒,醉醺醺走上岁同宫的一座虹桥。
      无人阻拦,甚至没人怀疑老汉是来闹事的。
      岁同宫有规定,“除日,椒花颂,分岁客,贺年人”这四脉的长老必须轮番值守宫中。
      而今天又是修为道法最高的分岁客一脉的齐光长老当值,这时候如果有人闹事,那闹事者还真是寿星吃砒霜,嫌命长。
      虹桥本是虚物,只因被修士施以大神通于其上,故而能与宫中发放的弟子牌互有感应,使得那些境界低微的弟子也能漫步于其上。
      但如果有人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老人步入虹桥之上,靠的不是辅以弟子牌,幻化无形的低级御物法术,而是实打实的空中漫步。
      凌空虚行,非抚顶境而不可得。
      岁同宫内虹桥足有数十座,彼此间交错相通。老汉行至其中一座虹桥的顶部,忽然停住,然后一屁股坐下。阳光澄澈,舒服得他连自家老祖交待的那个狗屁重任都抛之脑后。
      晒太阳不花钱,不晒白不晒。
      何况这几座虹桥可大有深意,绝非登高望远,劝人进学这么简单。这样一想,那可就不止是不花钱,而是实打实的挣钱了。
      跨洲传送往返一次不便宜,多少得捞点回本,虽然不用他出钱,但败谁的家不是败家?
      念及于此,老人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躺下。
      但这可就触及众怒了,虹桥上有不少弟子眼看道路被挡住。脾气好的好言相劝,脾气差的已经开始骂骂咧咧,阴阳怪气地说些什么好狗不挡道之类的话了。
      可越是骂,老汉越是舒心,那丁点儿本就虚无缥缈的愧疚感更加荡然无存。
      我挡路你骂人,我们两不相欠。
      渐渐的,众人开始拂袖而去,反正虹桥四通八达,换一条道便是了。
      老汉左右鬼祟探望,眼见四下无人,掏了掏裤裆,顿时那张老如枯木的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表情。
      忽然听闻一声咳嗽声,眼角余光瞥见某位中年道人缓缓向其走来,身

012 岁同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