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25 老夫观此子必成大器[1/2页]

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 茶碗的彼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敢问老先生是何方人士?”杜昭反问。
      “老夫侯益!”傲娇老者淡然笑道。
      “你是侯益!?”杜昭吃了一惊。
      侯益,相较于郭威、赵匡胤等人来说,在后世的名气不是那么大。
      但这是一个牛人。
      也是一个复杂的人。
      唐朝末年,李克用占据太原的时候,侯益就已投入李克用帐下为将。后来,陆续又为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等人效力。契丹杀入中原之后,他还接受过契丹的封赏。后汉时期,侯益又暗通蜀国。等郭威建立后周之时,侯益又投降郭威,并拜太师、齐国公。今年他已经致仕,并闲居洛阳。
      却不想在这江陵城中,杜昭竟遇到了这样一位风云人物。
      他的经历几乎贯穿了整个五代史。
      五代时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很多事并非“非黑既白”,灰色空间占据了绝大多数。
      像周庭,他是先入世,受不了这个混乱的时代后,又再出世,跑到山上做起了道士。如果不是杜昭遇到他的话,周庭估计会老死的山上,不被后人所知。如果是这样,周庭就算是保持了本心,没有被“染黑”,或者“染灰”。
      反观侯益,他就没有出世的想法,即便整个家族差点被灭门,他也坚持在这乱世中打滚。所以不可避免,侯益变“灰”了,甚至还接受过契丹的封赏。但这并不能说明侯益心向契丹,不过顺应时势罢了。后来他归降郭威,就是他的心没有真的坏掉的表现。
      总的来说,后人对侯益的评价毁誉参半。
      但此人能贯穿整个五代史,还能活得好好的,单凭这一点,杜昭就挺佩服此人。
      “不错,老夫就是侯益!”侯益十分满意杜昭的表现,皱纹纵横的老脸上,不由傲然起来,心道:“就算你这小鬼懂得多,但一听老夫的名号,还不是如此吃惊?”
      “哦,也不过如此嘛!”然而,杜昭下一句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杜昭虽然挺佩服此人,但他这副傲然的老脸真的很欠揍。
      “噗……哈哈哈……”李安捂嘴,背过身去,两肩抖动。
      周庭也苦笑着摇了摇头,心说他这位郎君,到底还是少年之人……
      “……”侯益则懵在了原地。
      “还有,想不到你都这么老了!对了,老先生尚能饭否?”杜昭又给他来了一击。
      “你这小子,要尊重老人家,你家里没有教过你吗?”侯益眼睛一瞪,嘴上胡须乱抖。
      “……”
      又聊了一阵,侯益大致摸清了杜昭的身份。
      并隐隐觉察到了杜昭的志向。
      侯益眯着眼思虑良久,最后笑道:“小子,老夫有一子,名唤侯仁矩,现在在泗州【安徽宿州泗县】做刺史。老夫这儿子,能文能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你小子既然是中吴军节度使之孙,那节度使之位,迟早要传到你手上。老夫看你如此不尊老,估计做了节度使之后,手底下一定无人可用。”
      “今日,老夫与你在此相遇,便是缘分。老夫就把仁矩推荐给你吧,做行军司马可以,做都指挥使也可,做一州刺史更是妥帖……”
      侯益在那滔滔不绝。
      变着法的为侯仁矩贴金。
      杜昭心里一动,因为侯仁矩并非籍籍无名之辈。
      《宋史》对侯仁矩的评价是:“治军有方略,历数郡,咸有善政”;《资治通鉴》则评价为:“仁矩,益之子也,备边牧民皆称职

025 老夫观此子必成大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