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常吉诧异的看了徐行一眼。
      他这一生基本上都没有复官的希望了。
      就连狱卒都小觑他三分。
      每日给他打的稀粥,米粒是最少的,跟清汤寡水差不多……。
      外界给灾民施粥的标准都比他每日所食的稀粥要好。
      徐行给他分餐,在他的意料之外。
      “常某记下了。”
      常吉深深看了徐行一眼,接下了徐行递来的馒头和肉。
      他已经近三年不知肉味。
      徐行给苏学士送红烧肉属于是锦上添花。
      于他就是雪中送炭了。
      仅是一碗红烧肉,和两个馒头,就收获了两个犯官的人情。
      徐行感觉大赚。
      吃完肉,喝完稀粥。
      他躺在了麦秸上继续睡觉,养精蓄锐。
      天牢犯人的每日生活也是如此,每日吃吃睡睡。或许有人刚入天牢,还会修武习文,做出一副不甘堕落的样子。
      但日子久了,就会慢慢随了大流。
      更别说徐行被判了死刑。
      所以,他做出这一幅堕落的样子,不会有人怀疑。
      然而实际上,在躺在麦秸的那一刻起,徐行就已再次入了镜中世界。
      ……
      ……
      虽然“他我”会代替自己进行练武,但徐行仔细斟酌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捷径,选择去吃练武的苦头。
      扎马步,练桩功,不仅是夯实基本功,更是锻炼武者的毅力。
      也就是所谓的抗击打能力。
      不然别人打你一拳,砍你一刀,你受不住痛,分了心神,搁在刀光剑影、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可能仅仅一个刹那的时间,就会断送了性命。
      其外,每次练武,在细微处都有一定的收获。
      这些收获兴许现在不会有太大的用处,但到了未来,或许就会有大用。
      古人有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如此之后……。
      徐行的生活作息极有规律。
      掐准时间返回天牢,分享饭食给狱友,然后又返回副本世界,练习基本桩功。
      不过他也没忘记寻觅机会避掉死劫。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一次前往泾阳县城采购物资的途中,他见到了一石砖铺地、白墙黛瓦,与别处迥异的建筑。
      走到正门前一望,门楼上竖着一个匾额,上面书写着“味经书院”四个大字。
      门楼附近又林立着许多刻石。
      其中一个刻石的字迹令徐行眼前一亮。
      上面写道:“不以空谈为学,不宜空谈为教。”
      又有一刻石再写道:“不课时文,以实学为主。”
      “实学?味经书院?”
      徐行陷入了沉思。
      提起味经书院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书院,在实学教育中不像诂经精舍、学海堂等清末书院那么有名,但提起刘古愚这个名字,可能大多数人就有了印象。
      维新派领袖之一,与康明夷并称为“南康北刘”。
      味经书院在后世,亦成了刘古愚的纪念祠堂。
      刘古愚也是草圣于诱人的师父。
      于诱人后来化名为“刘学裕”。
      愚通裕,学愚就是学裕。
   &n

6、日新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