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9章 父子和解[1/2页]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青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日,李青的脸黑了一点点,看起来越发成熟。
      一如既往地辅助朱标处理奏疏,一如既往地为朱标调理身体。
      他不明白所谓大势能否逆转,但他知道,有很多事确实可以改变。
      未来如何他不知道,可有一点他明白,只要自己一直做着努力,慢慢积累之下,纵然真有大势,也能量变引起质变。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李青不再那般执拗,却也没有悲观的放弃,他相信,它会很好。
      ……
      洪武二十五年,春。
      魏国公徐达,走到了生命尽头,他看得很开,带着笑容离世,没有一丝遗憾。
      这位老国公可称的上是完人,既不像李善长、胡惟庸那样结党营私,也不像蓝玉那样嚣张跋扈,为人低调,且老实本分。
      便是一向苛刻的朱元璋,对他也从来都是赞不绝口。
      徐达的死,让朱元璋大为悲恸,一向政事大如天的他,竟罕见的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并追封徐达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列第一
      大明第一武将,实至名归!
      丧礼期间,李青见到了小胖,小家伙已是少年,长高了一大截,却也更胖了,看起来很瓷实。
      李青还见到了三宝,三宝已是青年模样,但赤子之心未改,嘴角永远带着淡淡笑意,满满正能量,对生活充满憧憬、向往。
      太久不见,三人没那么熟络了,彼此却都记得对方,记得曾经相处的美好时光。
      但终究是成熟了,浅谈几句,双方就各自忙着自己事情。
      日子继续过着,朱元璋彻底撂了挑子,连早朝都交给了朱标,除了顶着个皇帝头衔,算是彻底不管事儿了。
      九月十八,皇帝寿宴。
      今年的寿宴格外简单,藩王一个没来,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朱元璋不让他们来,觉得太过铺张。
      酒席宴间,群臣推杯换盏,场面上,大家仍是一团和气。
      酒过三巡,朱元璋称自己年事已高,常常觉得力有不逮,要将皇位传给朱标。
      他不是客套,是到了该彻底放权的时候了,他……真老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文臣武将统一口径的拒绝。
      武将拒绝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太子亲文,怕武将地位有所下滑。
      文臣想的就多了,他们确实想让太子即位,但在这个最是讲究礼法的时代,皇位哪能轻易禅让,父死子继才是正统流程。
      诚然,历史是有太上皇的,但李世民是逼宫李渊,李隆基也是逼宫李旦,后来李隆基自己也被逼宫做了太上皇。
      虽然被史官美化了,但懂得都懂。
      

第139章 父子和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