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7章 用魔法打败魔法[1/2页]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青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洪武赶散这个话题,一般情况下群臣不敢提起,因为这其中伴随着太多的百姓血泪。
      汉人都讲究个落叶归根,谁也不想背井离乡,当时朱元璋为了快速恢复生产,采用的也是暴力手段,强制百姓迁徙。
      正因如此,迁徙过程中有着流血、死亡。
      虽然洪武赶散是一项非常正确的国策,但对当时被赶散的人来说,实在过于痛苦。
      甚至数十年过去了,很多迁徙到泰.州、盐.城等地的苏.州人,还对老家念念不忘,称睡觉为上苏.州,因为只有在梦里,才能回到家乡。
      朱允?尚尢?媸德迹?⑽窗颜饧?录锹荚谀冢??木褪俏?ぶ煸?暗男蜗蟆
      朱棣重修太祖实录,也没记载洪武赶散的事迹,同样是为了维护朱元璋的形象。
      所谓赶散,就是把人赶走,散落在其他地方,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你情我愿的政策。
      只是当时大明初立,武将实力太过雄厚,朱元璋实权太大,杀伐又太重,文臣刚找了个新老板,为了自己的饭碗,并无人敢反对。
      也就那会儿了,若是老朱在洪武中后期施行,绝对要挨喷。大风小说
      即便现在当政的还是老朱,再提出这项国策,一样会挨骂,但他死了就不一样了。
      人活着可以骂,死了骂就不行了,尤其朱元璋还是大明开国皇帝,骂一个故去的大明开国皇帝,那和反大明没什么区别。
      别说骂了,质疑都不能!
      在这个孝道大于天的时代,朱棣完全可以直接剐了当事人,且没人敢说什么。
      这也是吏部侍郎惊骇的原因所在,反朱元璋就是反大明,都反大明了,皇帝还留着你过年?
      这是政治红线,谁敢逾越雷池半步,必将灰飞烟灭。
      可以说,从朱元璋驾崩的那一天起,他就是完人,至少,在公开场合是这样。
      后继之君为标榜正统,只会无限度的拔高他,群臣为了体现忠君、忠国,也会大肆鼓吹,绝不会有人敢对其抹黑。
      当初,铁铉把老朱灵牌往城头上一挂,朱棣屁都不敢放,可见一斑。
      如今,于谦又把老朱提出来,谁人敢驳斥?
      不管是谁,只要拿老朱做挡箭牌,那他就是无敌的,就连皇帝也不敢反驳。
      但,前提条件你不能瞎用。
      于谦显然没有瞎用,所以群臣也只能干瞪眼。
      大殿寂静无声,谁也不敢跟开挂的于谦硬刚,太祖都搬出来了,还说个屁呀,一个不慎,丢官都是轻的,杀头也不稀奇;且,连个好名声也捞不着,不划算。
      于谦拱了拱手,“皇上,臣以为百姓北迁实乃治国之良策,然,迁徙的同时,也要照顾百姓的心理。”
      “这是自然。”朱棣点头,自夸道:“朕爱民如子,自然不会让百姓受苦。”
      吏部侍郎眼珠转了转,绕过于谦,直接向朱棣发难,“敢问皇上,迁徙长途跋涉,如何不让百姓受苦呢?”
      跟于谦刚讨不到便宜,他只能跟朱棣刚,最不济也能落得个敢言的名声。
      这时,殿门口又一”
      “到底是谁在巧言令色?!”
      倏地一声吼,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朱棣撑着下巴的手一滑,差点磕着,不满地扫了于谦一眼。
     &nb

第107章 用魔法打败魔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