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4章 朱见深的强硬手段[1/2页]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青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汪直没有让朱见深失望,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他就是皇帝手中的刀,皇帝指哪,他砍向哪儿。
      人证物证充沛,且早已审讯过了,供词、证人、受害者家属俱在,只需走个流程就成。
      所以基本没什么耽搁,仅三日功夫,便尘埃落定。
      杨荣曾孙杨晔,孙子杨泰、杨伦、杨佐尽数砍头,杨家被抄,家属戍边流放。
      与此同时,京中的十多位高官也与主犯杨晔一起押赴刑场,包括侍郎这个级别的官员,都跟杨晔一起被砍了头。
      不过这些人的家属,并未被追究责任。
      饶是如此,也在京官圈子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杨荣是什么人?
      那是文官的骄傲,是文官集团巅峰时期的杰出代表。
      这样的人遭受如此待遇,他们焉能不怒,皇帝欺人太甚!
      要是再忍,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
      于是乎,他们自发地找到各自老大,准备跟皇帝大干一场。
      却不料,这些大佬却是闭门不见,更是没有表露丝毫立场,就跟没事儿一样。
      这下,文官可真急了,他们隐隐明白了什么,却仍是不死心。
      若是其他事情还则罢了,但这次皇帝动的是文官的根儿,三杨秉政被他们都吹到天上去了,结果当今皇帝给来个这,如何能忍?
      他们不服!
      可令他们失望的是,无论他们如何努力,自家老大都像是聋了,哑了一般,屁都不放一个。
      这时候,权力这把双刃剑的属性就显现出来了。
      不能伤人,便要伤己!
      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诸多大佬被拉下了水。
      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之类言论层出不穷,可劲儿埋汰。
      朱见深冷眼旁观,静待事态持续扩大,他的不作为,很快就让诸多大佬承受不住诋毁谩骂,开始求援,请他主持公道。
      这可是你们求朕的啊……朱见深就等他们来求助呢。
      借着这个由头,朱见深开始了他一直想做,却始终顾忌的事——清理京官冗员问题。
      当然,朱见深并没有直接下场。
      如今的他,可谓是老谋深算,对权力场的掌控程度,已臻至化境。
      依旧是汪直出马,彻查京官圈子。
      仅十日功夫,就革职三百余人!
      朱见深的强硬手段,立时激起了众怒,自侍郎以下的官员沆瀣一气,开始激烈反抗。
      见此情况,汪直再次加大清查力度,名单是一张接着一张呈送。
      朱见深的批复只有一个,革职!
      禁军是汪直管着的,文官再能渗透,也不可能渗透到禁军。
      同时,朱见深下令,以禁军看管京营,胆敢有异动者,以谋逆罪论处,为的就是防止京营中有武将被文官渗透的情况,可谓谨慎到了极点。
      不过,战术上谨慎,战略上朱见深却是相当狂妄。
      你敢找朕不痛快,朕就开了你!
      这一次,没有任何花里胡哨,朱见深采取了最直接,最粗暴的反击。
      来一个,开一个,绝不手软。
      至于清理过甚造成的大量职位空缺,朱见深早已有了妥善处理方法。
      翰林院这个人才储备地,被他派上了用场。
      不够?
      没关系,还有国子监呢。
      再不够,朕就用你们最讨厌的传奉官。
      来吧,看谁先顶不住。
      结果都没用到国子监,到了翰林院这儿,战斗就基本结束了。
      翰林院的下场,不仅让京官们无可奈何,还极大程度缓解了他们营造的舆论压力。
      本来翰林院也在帮他们声援,结果一被皇帝重用,这群笔杆子立即调转枪头,对准了他们。
      这些个整日抄书搞学问的团体,个个能说会道,主打一个有奶便是娘。
      谁让跟着皇帝混,有肉吃呢?
      眼下就有做官的机会,谁还愿意苦逼的抄书?
      他们立时投入到了皇帝的‘洗白工作中,能洗洗,不能洗硬洗!
      硬洗也洗不动咋办?
      好办,推到阉人汪直身上!
      反正皇上是圣明的,尽管有一丁点儿瑕疵,那也是被汪直蒙蔽了。
      朱见深这一招‘用魔法打败魔法,相当管用,不到一个月,他就彻底让京官集团整个熄火了。
      这一轮,他开除一千多人。
      不仅清理了冗员浮杂问题,还彻底打出强硬姿态。
      这回,他是动了真格。
      效果立竿见影,他赢了!
      但问题也滋生了,新晋官员能力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朝政。
      还有,他失去了文臣之心。
      君臣之间,再无调和可能。
      不过,朱见深并不后悔,他知道这是必须经历的阶段,他将这得罪

第164章 朱见深的强硬手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