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是望日大朝会,无论朱由校是多么的不愿意浪费时间在朝堂的撕逼上,他也得上一次早朝了。
      又是披星戴月的上了朝,当众大臣说了一些狗屁倒灶、没有营养的话后,朱由校以为这次的朝会就结束了。
      可是,就在他要宣布退朝的时候,出状况了。
      “臣户课给事中甄淑有本上奏。”
      随着一声轻咳声,从文官队伍里走出来一个官员上前拜奏道。
      朱由校耐着性子说道:“甄爱卿,你有何事要奏?”
      甄淑又拜了一下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我朝田税之法弊端过多,已经无法正常收税,需要改制。”
      朱由校一听是有关田税的事情就来了精神,点了点头说道:
      “甄爱卿,你仔细说一说,这弊端在何处?”
      “启禀陛下,我朝历年田税已成定额,每年约两千七百万担
      然而,我朝可税之田地,在洪武初朝时是八百万倾,到如今只有不足四百万倾。
      这等于有四百多万倾的田地不纳税。
      而他们的田税却转嫁到了这不足四百万顷的田地上。
      所以,耕田之民等于加了一倍的田税。
      而且,由于丁税是按黄册收的。
      无伦其人有无田地,有无收入都要缴纳丁税。
      此状况致使贫者愈贫,流民增多,实为民生疲弊之根源。”
      朱由校可没有想到这个身为东林人的甄淑,竟敢提出了这么敏锐的问题。
      你这是要得罪所有官宦士绅、大地主的节奏啊。
      “哦,我大明开国之初有八百万可税之田。
      又历经了二百余年的连年开垦。
      这税田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多,反而减少了一半。
      甄爱卿,你说这是为何?”
      甄淑无视一众朝臣给他飞的“媚眼儿”,眼皮一耷拉说道:
      “回陛下,臣查过,这有无数农户的土地,被巧取豪夺或者是投献的方式归到了一些官宦、勋戚或者是地主豪绅之手。
      还有大量的军田,屯田也被某些内侍宦官或者是军中武官给霸占了。
      他们利用自己的身份隐瞒田亩,不纳税或者是少纳税。
      因此,形成了如今有田者不纳粮不交税,而种田者无田但要纳税、出丁的局面。
      由此致使贫者更贫,富者更富,阶层矛盾日益深化。
      长此以往,怕是要使大明根基不稳。”
      “那依甄爱卿所想,这田税将如何改动?”
      “臣认为应该继续清丈土地、清查丁口,摊丁入亩。”
      “哦,摊丁入亩?如何叫摊丁入亩?”
      “回陛下,这摊丁入亩就是要把丁税摊到田亩里面一起纳税,从而取消按人头交税的旧法。”
      “启奏陛下,臣冯琦参核甄淑危言耸听,蛊惑圣上,扰乱税收之罪。”
      “臣亓诗教”
      “臣姚宗文”
      “臣官应震”
      “臣吴亮嗣”
      “臣顾开俊”
      …………
      “臣等请陛下治甄淑扰乱税收之罪。”
      朱由校看着呼啦啦站出来的大半朝臣微微的点了点头。
      这种反应就对了嘛,这土地税制可是牵连着所有的皇亲国戚、勋贵士绅。
      朕在没有磨好刀之前都不敢碰这块蛋糕,你甄淑的头可是够铁的。
      “甄爱卿,

第61章 朝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