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泰昌元年腊月十九,阴,微风,宜下葬。
      卯时初,天还未大亮,地坛英烈祠外就响起了一阵阵低沉的号角声。
      如咽,如泣,如天地在悲鸣。
      大明皇朝天子朱由校开始吊唁满堂英魂。
      而后,众阁臣,六部九卿,各军队代表,依次吊唁。
      而陆陆续续从安定门出来的百姓,
      自发的在通往天寿山的道路两旁,设置了两排无边无际的香案。
      卯时中,长长的送葬队伍开始启动。
      朱由校委托兵部尚书黄嘉善主持了这次国葬。
      战王朱由检代表皇室送葬。
      朱由校给予了这次葬礼最大的规格礼仪。
      把陵园选在了皇陵入口前的神道西侧。
      这几天来,他是用了所有的方式,来表达出他对军队的重视。
      他也是通过这几天的安排,要改变军人在大明人心中的地位。
      军人,从此将告别低贱、穷困的形象。
      逐步的要让人们把参军当兵,当做一件高尚、光荣的事情。
      要让所有的军人内心有一种自豪感。
      从而增加部队的凝聚力、服从力、行动力。
      他这几天针对战亡将士所做的一切,
      其实就是让活着的人看的。
      也在是,为他将要进行的部队整改做准备。
      之所以没有在昨天为那些立功将士进行封赏,
      他也是出于即将施行的军衔、军职制度做考虑。
      新的军队,绝不能再成为哪个将领的私兵。
      送葬队伍走了以后,朱由校和众大臣匆匆回宫。
      辽东的战事是结束了,但辽东急需处理的事情还多着呢。
      等文武官员站定,朱由校没用那些繁文琐节,直接开干
      “传刘鸿训上朝。”
      “臣刘鸿训叩见吾皇万岁。”
      刘鸿训老老实实的给他的新皇上见了大礼。
      至于在辽东挨打的事,他提都没脸提。
      当然,也是不敢提。
      那次挨打,不仅让他断了两根肋骨,还差点让他成了一个太监。
      也幸而这件事情是发生在辽阳西门大战之前。
      要是发生在辽阳大战之后自己再说那些混球话,
      即便是不被悲愤的辽东将士个给撕吃了,也得被砍了脑袋。
      即便是如此,他在辽阳城也成了鸡嫌狗厌般的存在。
      就连整个使节团队也被他牵连,受了不少白眼。
      要不是陈王廷顾念旧情,给了他们一些照顾,
      他们这些人怕是会被生生饿死在辽东。
      今天如果在金殿上再提及那件事情,
      他害怕只要一离开皇上的视线,
      就会被外面值勤的军将给打成了死太监。
      而且这一段回国的所见所闻,也让他受到了不下的触动。
      那堆积如山的建奴人头,那数万的俘虏,
      都证明人家辽东的官员将士没有冒领军功。
      他都要把钱谦益那些人给恨死了。
      要不是他们的胡言乱语,自己也不会挨这顿打,丢那么大的人。
      朱由校当然知道刘鸿训挨揍的事情。
      他只有一字的评语:活该!
      但他见刘鸿训没有告状的意思,也视乎有所悔改,
      就也没再提那件事情。
      毕竟无论是什么原因,官吏殴打朝廷的使臣是触犯法律的。
      要是摆上了明面,谁都得不了好。
    &nbs

第227章 朝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