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章 朕让众卿为难了[1/2页]

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寸人止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夜晚,清冷的薄纱笼罩着天空,夜空中,星光渺渺,一轮弯月朦朦胧胧隐约于苍穹之上,照不下多少亮色。黑漆漆的夜幕下,皇宫大内,灯火稀稀寥寥,更显几分幽暗。
      自弘治帝登基以来崇尚节俭,即便是宫内的用度亦是能省则省,上到车马行止、衣食用度,下到烛火灯盏俱是如此。
      故此,每到晚间,除正常守卫、巡逻的侍卫处和一些主要行进的干道上有灯火照明。其余地方,皆是能省则省,整个皇宫,大体上黑漆漆一片。
      不过,内两宫却是少有省的时候。坤宁宫,正是其一。
      今夜的坤宁宫,如往日一般,灯火通明,亮堂的犹如白昼。
      刚从外间回转的坤宁宫女官秋桐,甫一踏进宫内,顿感这宫内宫外真如两个世界一般。
      一切皆因为,这里的主人,正是当朝最尊贵的女人,弘治朝的张皇后。
      秋桐也顾不得感慨,穿过廊道,走入东次间东面的东暖阁。进的殿门,转过精美的鸾凤和鸣画屏,暖阁内的一切尽入眼底。她赶忙小碎步上前福了一福,轻声禀报道:“娘娘,派去前头的人回来报,陛下在乾清宫那边约莫还有些时候,大约会比平常晚些,您要不先歇会儿?”
      “不用了,本宫白日里多有休憩,其余时候也只是坐着刺个绣,插个花,能累着甚么!”
      秋桐进来禀报,张皇后头也没抬,只是依旧做着手里的针线活计,接着又随口吩咐道:“既是晚些,羹汤就继续温着,让人专门看好了,别耽误。”
      “刚之前奴婢已去交待过了,娘娘您放心,奴婢跟了娘娘这么久,可不敢粗心误了事。”
      “行了,知道你会办事。如今在这宫里,陛下的习性,除了本宫也就你了解的透彻!”
      张皇后淡淡笑了笑,说了一句。
      可这一句,秋桐可不敢应,她赶忙的小步走到皇后的身边,帮着皇后理起了线头。
      “你啊,用得着这么小心翼翼的?”
      张皇后收了一针后,暂时停了下来,抬起头看着秋桐嗔怪道:“宫里,包括宫外,多是有人说本宫善妒。更是说本宫蛊惑陛下,要不这后宫之中,怎会只有本宫一位皇后,连个正经妃嫔都没的…”
      “娘娘,可不敢这么说,那些个嚼舌根的多是不知实情,或是嫉妒才有的。左右听着了,好好惩治一番,看谁还敢胡说。”
      张皇后笑着摇摇头:“是啊!都是不知实情的。”
      其实她也不在意这些闲言碎语,正如秋桐说的,听见处置了就是,左右不在她耳边说就成。
      这辈子到她如今的尊荣、地位,什么都值了,即便多三两妃子那又如何?还能去了他正宫娘娘的位份?
      除了陛下和儿女,也就两个弟弟能让她上心。要稍还有的,差不多也就她身边的这个秋桐了,能当她上半个心。
      “秋桐,别人不知实情,本宫也不甚在意。但你跟了我这么久,我们虽是主仆,可也算半个姐妹。十几年了,你当不用这般小心翼翼的。”
      秋桐依然保持模样,郑重道:“娘娘,不是奴婢小心翼翼,宫里的是非多,奴婢作为跟了您十几年的老人,该是谨言慎行,更不能恃宠而骄,失了本分。”
      “你啊,这个本分说的倒也不错。可是……”
      张皇后微微笑了笑,终究未再多言。
      “算了,就这样也挺好,以仆看主,你这样行事,倒也给本宫挣的几分脸面。不像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弟弟,真是……”
      “娘娘,两位国舅人是好的,还记得没进宫那会儿,大国舅对咱们这些下人都是宽厚的很。奴婢想啊,能对咱们这些下人如此,可见心是极好的。如今外间的事,可能……”
      秋桐赶忙的劝着自家娘娘,只是解释之后,又实在不知如何来说。
      张皇后摇了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不用替他们解释了,只能说因着父亲去了以后,母亲又居于宫中,他们啊,失了管教。本宫这做姐姐的,只能勉强教一些,护一分了!”
      说起自家的两个弟弟,她心里不由的多了几分烦躁。以前总是有些事烦着,左右有陛下护着,倒也没出多大事。
      只是最近着实让她心里累的慌,又是三司会审,又是昏迷好几天的。前日才醒过来,说是完全好了,但她还是担心,也没叫个太医再去看看,到底怎样了。
      都不知道来宫里让她瞧一瞧,和她说说话,凭白让她担心。
      “不说他们了,长大了就不让人省心!”
      张皇后有些怨气,重新拿起针在绣布上狠狠的扎了扎。
      秋桐心里暗笑,自家娘娘的脾气还是没变呢。
      “对了,娘娘,听回来的人禀报,前面之所以陛下会晚些,是因为陛下临时召了内阁几位大学士议事的缘故。”
      “哦,应是有些急务吧!”
      张皇后不在意的应了句,往常也不是没有过。只是,感觉秋桐像是欲言又止,她不由问道:“怎么?”
      她心里突然一凛,别又是自家兄弟的事吧,一般要是国事,以秋桐的性子,听见了也不会理会。只有太子、公主和自家两弟弟的事才会上心留意。
      太子现已出阁读书,即便在东宫,她也多有关注,没听说有什么,那只有两个弟弟了。
      “娘娘,回来的人说,他也没打探的真切,只说,大概是国舅他们的事。”
      秋桐小心解释道:“今日早间,国舅去了刑部应审,说是案子审完了。外朝的大臣上了本子,刚之前司礼监的箫公公把本子送去了陛下那里。后来就说的,陛下让李广公公传了内阁的学士们过来,刚人回来之时,三位学士已进殿见驾……”
      “那就是了!”
      张皇后豁然起身,刺绣的针线随手一扔,轻摆素手吩咐道:“秋桐,摆驾,去乾清宫!”
      张皇后一声命令,坤宁宫里宫女宦官们顿时一阵骚动,赶忙的准备起来。
      虽是夜间,平日里皇后出行去乾清宫也未太讲究排场,但毕竟是皇后,不可能就直接几个人一走了事,多少还是要安排些阵仗。
      不过,一应宫女宦官想是往日里没少遇到过这般事,因而,在秋桐的指挥上,处置起来倒也有条不紊。
      没一会,张皇后坐上凤辇,一行人随侍左右,向着乾清宫出发而去。
      乾清宫。
      朱?樘尚不知他的皇后正往她这边赶来,若是知道,或许他心里多少还会有几分高兴。一般,他心情有不爽利之时,多是愿意和皇后倾诉倾诉。
      没错,此时的他心里就是不太爽利。
      朱佑樘端坐龙椅之上,看着下方不温不火的在唇枪舌剑的几人,争来说去的,一直没个说法。
      作为司礼监秉笔的箫敬虽然替他这个皇帝说了很多他不好说的话,算是有让他满意之处。但话说的太温柔,又让他不满意了。
      身为内侍,也是司礼监的重要内官,不该这般温柔。他的大伴王岳掌着司礼监,似乎也是如此。还有,这身边他本是寄予期望的李广,此时只是看着下面,亮着眸子似是看热闹一般,让他更失望了许多。
      这眼前的一幕,让他对之前的一些想法,更确认了几分。
      “好了!”
      朱佑樘不想再看下去了,他此时摆了摆手,发了话。
      朱佑樘一发话,乾清宫里顿时安静下来,就连原本争论之人脸上的些许表情也瞬间消失了个干净。这一下,让他更是不爽利了。
      今日的事,本身来看,是大事还是小事,倒也不好说。甚至说,其实大小都不重要。他本想着,事情如此清晰明了,他召来内阁商议,说定了,处罚不论轻的重的,是他做了决议交内阁署理。
      最终让内阁来上这个本子,他来仲裁,无非就是想要一个上下程序。归根结底,能顺利一些,用这样的程序夹杂一些他想要的意图。
      可此时这情形,连商议都搅扰不清,且议着议着,根本上的事越跑越远。这三位,人老成精,全然不搭茬,让他心里更加失望。<

第八章 朕让众卿为难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