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掌握的战法用不上,和没有掌握没什么区别。”李善长道,“况且,那位先生叫的战法,也不一定管用。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词,叫做纸上谈兵。”
      “不管有没有用武之地,将军掌握的战法、阵法多一点,总是好事情。”朱元章道,“行了,咱决定了,就让棣儿当这个征倭将军。”
      “儿臣,谢父皇!”朱棣闻言大喜,急忙拜谢。
      唉!
      人群闻言一阵叹息。
      终究是错付了,皇帝还是把青史留名的机会,给了自己的儿子。
      而朱元章选朱棣征倭,也有他自己的考虑。
      其一,他的确有私心,不想把青史留名的机会给外人。
      其二,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在军中建立威望,从而分化其他将领在军中的影响。
      历朝历代的掌军将领,都是朝廷的威胁。
      宋太祖一上台就杯酒释兵权。
      而他朱元章之所以能暂时震慑住诸将,主要是他在军中的威望最高,诸将不敢反叛他。
      其次就是对京卫的掌控,除了他没人能调得动。
      所以分化其他将领的影响,还是很重要的。
      “皇上……”徐妙锦郁闷至极,“您要不要再考虑考虑,臣女可是女子为将,很少见哦。”
      “不用考虑了。”朱元章道,“咱主意已定。”
      “遵旨。”徐妙锦哀叹,没机会了。
      “你就放心吧,以后有的是征战的机会给你。”朱元章安慰道,“至于李文忠,冯胜,蓝玉,朱文正,咱以后也绝对会给你们出征的机会,不过这次就算了。”
      “臣遵旨。”
      四将无奈,值得站起身来退回班列。
      白跪了半天。
      ……
      “接下来,就是要给征倭将军派一名军师。”朱元章道。
      派军师?
      人群再次震惊起来。
      派兵远征,其实不用专门派军师的,军队里自己就有参议,参军,履行军师职能。
      对战局的把控,和决策,主要还是在远征将军身上。
      皇上这次特意提出要派遣一名军师,显然用意深远。
      派军师,那就是要用到文官了?
      一群文臣闻言,顿时喜出望外。
      如果能跟着燕王过去,打赢了倭国,他们照样能名垂青史。
      而文官,最注重名声。
      就连刘伯温听了,都忍不住心动。
      “禀皇上,臣愿意陪燕王殿下一起出海远征倭国,臣会夜观天象。”刘伯温道。
      “臣虽然老了,但也愿意拼着这把老骨头不要,陪着燕王殿下直捣倭寇老巢。”高启道,
      “且皇上每征服一片土地,都要让大儒过去,教化当地子民。而臣对儒学精通,可以教化他们。”
      “臣也愿意不辞辛劳,远征倭寇。”罗贯中道,“臣并非只会写而已,臣也曾经给张士诚出谋划策。此外,臣还可以把三国演义带过去,用三国文化去教化他们。”
      ……
      一群文臣,也纷纷请战。
      “胡惟庸。”然而,此时,朱元章点名了。
      “臣在。”胡惟庸站出班列。
      “你去给燕王当这个军师如何?”朱元章问道。
      “皇上,臣

第206章 军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