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太子监国,兄弟相残
柳白韵的心情有些忐忑。
因为她即将见到那个自己朝思暮想的男人,他们已经足足半年没有相见了。
夜深。
她独自一人站在东宫门口眺望着那一条昏暗的街道,手指一直不停地在搓着,盼望着远处那道身影出现在自己的眼眸之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柳白韵靠在门口将脑袋埋在膝盖上,已然是昏昏欲睡。
终于一道嘈杂之声,吵醒了她。
她瞬间仿佛如打了鸡血一般站起身来,望向远方,瞬间她便满脸失望地又坐了回去。
但很快,她又看到远处出现了一粒火光,缓缓悠远而近,喜悦瞬间攀附上了柳白韵的心头,
那是太子的专属马车!
“殿…殿下!”柳白韵的眼角有些湿润。
马车缓缓行驶到了她面前,停在了东宫的门口。
马车车帘被掀开,从里面走出一个满脸沧桑的年轻人。
当看见马车中走下的人时,柳白韵终于没能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情绪,抽泣了起来:“殿下……”柳白韵走上前去,摸了摸那张脸庞眼里满是心疼,“殿下你瘦了,这段时间你受苦了。”
赵牧满脸笑意的看着柳白韵,柔声道:“你是受苦了,一个人打点着这么大的宫殿。”
柳白韵使劲摇着头,说不出一句话来。
江翎儿已经回大理寺复命去了,马夫也没有大煞风景的停在原地,放下赵牧之后,就去了御马监。
“殿下吃饭了么?我去给你做点。”柳白韵的眼眶里面泪花还在不停的打转。
赵牧笑着摇了摇头,“不吃了,你陪我去逛一逛花园吧,明日父皇可能要开朝会了,过了今晚,可能我就会很忙碌了,不会有今日这么惬意的时光了。”
“嗯。”柳白韵点了点头。
对于朝政上的事情她一向是不过问的,最近虽然听到了一些风声,但在她看来,只要太子没有事,那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无所谓,她也并不关心。
二人并肩走在了后花园的路上。
太子赵牧和柳白韵在花园散步的时候,夜色降临,星光璀璨。柳白韵一手牵着太子的手,一手捧着花放在胸前,她轻轻地嗅着花香,感受着夜晚的静谧和浪漫。
赵牧似乎变得更温柔了,看着面前美丽的柳白韵,他感受到自己心底那份柔软和温存。他想为她做任何事,让她感到幸福和满足。于是,他轻轻地拉着她的手,将她的手轻轻地放在他的心口。
柳白韵感觉到赵牧的心跳,那感觉让她靠得更近了一点。
太子赵牧感受到柳白韵的气息在自己身上,真心地想让她知道,他在那半年的时间里,对她的思念从未停止过。于是,在微弱的灯光下,他凝视着柳白韵,轻声道:“韵儿,我一直在想你,无论何时我都在想着你。”
说这话的时候,赵牧感觉到自己的心中涌出一股暖流,让他心情格外舒畅。他继续说道:“在半年的漫长时光里,每当我想到你,就觉得时间在缩短,距离在拉近。”
听着赵牧的话语,柳白韵觉得自己的心已经不能再平静了。她回望赵牧的眼睛,看到了他鲜亮的眸子中表达出的深深情意,一股东西在她的心中搅动了起来。她放下手中的花,轻轻摸了摸赵牧的脸,眼波在他脸上流转。
他是第一次感受到赵牧的温柔。
“太子殿下……臣妾也是如此啊。”柳白韵开口回答,声音柔软而温暖。
赵牧如同被打了鸡血般充满了活力,他曾以为自己会一直孤独下去,但他此刻感觉到自己另有归处了。他紧紧地搂住柳白韵,感受到她的体温,更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变得焕发生机。
赵牧搂紧柳白韵,两人靠在一起,感受到对方身上的热度。他们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眼神交汇在一起,渐渐地,他们的头缓缓靠向了对方,心中默默期待着。
赵牧俯身,轻吻了柳白韵的唇,然后又在她的脸颊、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柳白韵关闭自己的眼睛,她的心情愈发感受到被关注和重视,感觉自己与赵牧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分。她的身体开始颤抖,感到复杂的感情在心中逐渐深化,
牧感受到了柳白韵的身体微微颤抖,他知道自己的动作太过激烈,于是紧张地问道:“韵儿,你还好吗?”
柳白韵抬起眼睛,向赵牧的眼睛深深望去,说道:“我一切都好,只是觉得自己好幸福。”
赵牧听到这话,心中的满足感随之升温,又轻轻吻了一下柳白韵的唇,对她说道:“从现在起,韵儿,我会将这份幸福一直带在你身边。”
柳白韵点了点头,感受到了赵牧对于自己的诚意和决定,她的内心也变得坚定了起来。
她将会为了眼前这个男人付出一切,哪怕是性命也在所不惜。
两人的唇瓣在那一刻交织在一起,彼此的浓情蜜意溢满在唇间。
他们分开的时候,眼中的幸福和醉意犹存。赵牧紧紧搂着柳白韵,再一次深情地注视着她,生怕这一刻会逝去。
月光清辉洒下来,显得更为梦幻浪漫。月华下的大花园中,林荫道两旁种着十年以上的孟兰花,每一株都是赵府中的珍品。孟兰花开着白色的花朵,在夜晚的月光下显得更加洁白透明,在清幽的月夜中显得格外纯净。
花园中还有着一些白色的小花,在月光的照耀下,它们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
从走廊里朝外看去,玉质的栏杆上集聚着缀满珍珠一般的露珠。那栅栏在月光下,看上去有几分梦幻。
“这一切就像是一场梦……”赵牧在心中呢喃着。
自从他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他的命运也跟着随之改变了。
池塘中的鱼儿在月光下悠游自如,荷花盛开,花瓣柔嫩如丝,闪着银白色的光芒。湖水平静如镜,映着两人的身影,让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世界里。
柳白韵的眼中满是爱意,她对赵牧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似乎想要将他完美的样子铭刻在心底,永远不会忘记。赵牧感受到柳白韵的目光,他紧紧握住她的手,用眼神给了她满满的回应。他们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仿佛没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事情了。
在花园的远处,一条溪流蜿蜒而过。在月光照耀下,溪水闪着银白的光芒,清澈透明,仿佛一道流动的银河。溪流两旁,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竹林,清风拂过,发出阵阵沙沙声。在深夜里,这树影婆娑,清流潺潺的情景仿佛已经超脱了尘世的喧嚣,宁人感到无限的宁静与舒适。
柳白韵凝视着远处的溪流,心里的想法不可描述。她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平静,仿佛被情人的手心拥抱着,这株树影与溪水似乎成就了他们心灵深处的温馨。
她在心里默默自语:“不知道未来的路途会是怎样的,但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就会无所畏惧!”
…………
次日,赵牧回京师的消息很快传遍大周上下,皇帝赵楷果不其然召开了一场盛大的朝会,要求所有在京为官者无论品阶,必须参加。
当然,除了已经领兵在外的将领官员要除去此列。
赵牧一袭崭新黄袍站在宫殿之上,先前上殿之时,一路上不少的嘘寒问暖、或者花样百出的祝贺之词,都被他视而不见。
赵楷的身影终于从殿外缓缓走近,他的身影苍老、与之前那个满面红光的皇帝判若两人。
“父皇……您的身体……”赵牧欲言又止,脸上尽是悲伤之色。
赵楷伸出手掌打断了赵牧,“伤感的话先放着以后再说,朕先恭贺你从南疆平安归来,不过接下来我们大周也将陷入更危机的境地,因此朕就单刀直入,直说了吧,现在有西、北、南三路大军朝皇宫打来,陈浮生已经败落了,他没能攻破一个小小的巴州,目前还剩下北、南两路大军,南边的主要是南疆茹力,马上就要攻破通州,我已经让赵长宁率军回救了。依照众爱卿看来,该如何应对啊?”
赵楷说着,眼神有意无意的扫了一眼分别站在左右两侧的赵牧与老四赵志山。
面对来自朝野的压力和威胁,心情也变得沉重了起来。随着北方和西边两路的大军越来越近,朝野上下皆为之震惊,周国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危险。此时,太子赵牧在朝堂上为军国大事提建议,他觉得在这种境况下,周国需要采取一种新的迎敌之策。
“陛下,我们周国现在面临着内忧外患,如何保卫国家是我们当前的最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现在不妨采取一种攻其无备、蓄势待迎的策略。我们可以让他们误判我们的实力,采取退敌之计来困扰敌人并增加破敌的机会,列如诱敌深入……,现在各地的叛军并不集中,不如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汇集一处,让他们在即将抵达中原,退无可退之时,随即在将敌人一网打尽,如此一来,我们的真正劲敌,也只剩下了漠北军,但是具儿臣所知,漠北军对沿途的百姓并未造成侵扰,因此,依儿臣只见,只需要让神策军与之碰上一碰,打个一两场战,姜战这个兵痞过瘾了,然后再将姜老将军搬出来……他是儿臣的岳丈,相必儿臣这点颜面还是有的,那个时候,叛军将不成气候!”
皇帝听了太子的话,沉思良久,并未明确表态。朝臣们听到太子的建议后也为之一振,纷纷表示要全力支持这一战略。
“太子所言有理,也许我们可以先退避一下,让敌人以为我们没有力量反击,从而扰乱敌人的军心。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将其一网打尽!”兵部郎中杨莹莹支持道。
太子赵牧的建议一下子就在朝野之中引起了轰动,大家纷纷议论着这个方案是否可行。而在这个时候,四皇子赵志山却面露讥讽之色,站了起来,反对太子的话:
“太子的这个建议太过危险,退让不是唯一的策略。假如我们让敌人误认为我们的实力不足,敌人会更加猖狂。而且,假如我们放手让敌人打进来,百姓的生命也面临着巨大风险。我们不应该给敌人机会来奴役我们的国家和百姓。”
赵志山的话掷地有声,立刻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和争议,众人开始吵嚷不停。一些人支持太子赵牧的观点认为攻其无备,蓄势待迎的策略更加稳妥可行;还有一些人则支持赵志山的看法,认为这个策略太过危险,不应该冒险尝试。
“你们这些大臣真是一群懦夫!太子的建议是最明智的,大家都应该给予支持,而不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将国家置于危险之中。”听到赵志山和其他反对者的言论,有些脾气臭的官员皱起了眉头,愤怒大骂道。
杨莹莹也觉得太子的策略应该可以避免更多的伤亡和损失,可是反对派却不肯认同他的看法。
那些叛军还是有良心的,只要路上的守将大开城门,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伤亡。
赵志山听到太子的话,火气更加大了,他走向太子跟前,恶狠狠地质问道:“赵牧,你简直一派胡言,难道你不知道如果我们选择退守的话,我们大周的声威和威信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失吗?退缩几步就像是退让一百步,这会让敌人误以为我们大周再也没有战斗力了!我们怎么能够在面对这么大的威胁时退缩?”
“老四,亏你研究这么多兵法,读了这么多书,难道都读到狗身上去了?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威信,是靠胜仗来支撑的,即便是暂且退避,只要最终战争胜利,周边的国家以及叛军都会对我们忌惮的!”太子赵牧大怒,他知道自己不能在这个时候失去支持,否则大周将会彻底失去战斗的意志。
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极为紧张,双方党派的争吵变得越来越激烈。赵志山的支持者和太子赵牧的支持者都开怒了,开始互相攻击对方。朝野上下仿佛都感到了杀气的气息,这个内乱的情况让人不安,谁也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
这是,一个兵部尚书谢平恭火燎的奔了进来,大声地宣告:“敌军即将兵合一处踏入中原,数万铁骑已经距离我们不远了!陛下,我们需要立刻制定一个应对策略!究竟是放还是拦?!”
朝野震惊,争吵的声音顿时激烈了起来,而太子赵牧和四皇子赵志山也陷入了双方
赵牧看完这封信,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淡淡的苦涩。他知道,这场决斗不论胜负,注定会让两兄弟之间的关系破裂。他沉思了一会儿,最终决定按约前往。 这是一场面对生死并存的交锋,不仅仅是赵牧和赵志山之间的决斗,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