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云层时,胡逸把浸泡过蜂蜡的钢琴弦缠在话筒架上。他能感觉到蜂蜡的粘稠质感,话筒架在舞台灯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
  被掰弯的银杏叶卡在支架顶端,叶尖正对着台下第七排左侧过道,那是场馆声学设计的黄金共振点。
  场务主任送来的抗议信在桌上自动燃烧,因为之前场务主任与胡逸在文化理念上的冲突,以及这个世界中与爱沙尼亚文化相关的神秘力量作用,灰烬排列成爱沙尼亚语的《荒城之月》片段。
  胡逸的手指拂过缠绕蜂蜡的钢琴弦,指尖能感受到琴弦的紧绷和蜂蜡的光滑。他扯开演出服外层的墨色纱衣,露出内衬镶嵌的拜占庭风格金链,这些从伊斯坦布尔古董市场淘来的装饰品,此刻正与苏州刺绣的竹叶纹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金链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光芒与竹叶纹相互交织,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交响乐团指挥扬起指挥棒时,大提琴突然迸发出布鲁斯音阶。那激昂的音阶如同汹涌的海浪,冲击着胡逸的听觉。
  胡逸踩着德彪西《月光》的前奏进场,开口却是《广陵散》的现代改编版。他故意将戏腔怒音藏在雷鬼节奏里,绣着甲骨文的宽腰带随着机械舞动作裂成十二片,露出背后用LED屏模拟的敦煌飞天投影。那绚丽的投影如同梦幻的仙境,让观众的视觉沉浸其中。
  “这是对肖邦的亵渎!”第七排传来熟悉的嗤笑。杰克攥着印有东方巫师字样的应援牌,手背暴起的青筋在蓝光特效下格外清晰。
  胡逸的牛津鞋尖精准踢中话筒架底座的机关,浸泡过蜂蜡的钢琴弦突然震颤着发出鲸鸣般的低频音波。那低沉的音波如同大地的轰鸣,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悬浮在空中的银杏叶开始同步旋转,叶脉纹路在激光照射下投射出《山海经》的全息影像。那神秘的影像如同穿越时空的隧道,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
  当饕餮虚影掠过杰克头顶时,这个固执的乐评家突然发现自己的单片眼镜蒙上了苏州缂丝纹样的虹膜滤镜。他下意识跟着胡逸改编的摇滚版《梅花三弄》打起节拍,原本准备发推文嘲讽的手指正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着五线谱。
  后台的实时数据屏突然疯狂跳动。安娜看着从67%骤升至89%的观众共鸣值,失手打翻了掺着伏特加的咖啡。浸湿的节目单上,《二泉映月》的英文译名正在融化的糖霜里扭曲成“月下人工智能狂想曲”——这是胡逸用系统积分兑换的实时翻译黑科技。
  当胡逸甩出藏在袖口的威尼斯水晶流苏,整个场馆的声场突然发生量子纠缠般的异变。柏林爱乐大厅的穹顶自动调谐成巨型共鸣箱,被蜂蜡处理过的钢琴弦将《阳关三叠》的频率放大了十七倍。那强烈的声音如同万马奔腾,让杰克感觉后颈传来战国编钟的震动,他珍藏的莫扎特手稿复印件正在口袋里自动翻页,泛黄的乐谱边缘浮现出工尺谱的淡青色水印。
  终场灯光亮起的刹那,积分进度条终于突破临界点。胡逸耳畔响起三年前颜悦摔碎茶盏的脆响,那些曾刺伤他的锋利瓷片,此刻化作系统光幕里跳动的「文化共鸣值100%」。
  他弯腰捡起杰克掉落的应援牌,塑料板背面不知何时印满了用口红写的斯拉夫语赞美诗。
  庆功宴的香槟泡沫还未消散,胡逸已经站在货运电梯里查看下一站行程。莉莉新破译的声波密码显示,里加湾的异常潮汐比预报提前了九小时。
  他摩挲着西装内袋里微微发烫的共鸣增幅器,这个用98%积分兑换的金属圆片,此刻正与华沙地铁的震动频率产生诡异共振。
  机场贵宾室的落地窗前,胡逸看着运输车装载的定制音响设备。那台改良过的共振增幅器突然在箱体内发出蜂鸣,防震海绵里渗出的蜂蜡正沿着箱体接缝绘制出波罗的海的古航线图。
  空乘提醒登机的广播响起时,他注意到货舱方向有道转瞬即逝的蓝光——和三天前巴黎站升降台故障前的征兆如出一辙。
  舷窗外的积雨云层裂开缝隙,胡逸的登机牌在气流颠簸中飘向后方座位。
  那张印着里加歌剧厅logo的硬质卡片,恰巧盖住了经济舱某位旅客正在浏览的新闻标题——《东欧巡演设备故障频发,文化输出遭遇技术壁垒》。

第82章 误解,魅力,破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