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沈家人刚刚烤了红薯,准备垫垫肚子,大门就被敲响了。
沈清州小跑着去开门,发现是王根叔家的春花婶子。“春花婶子快进屋,外面冷。”
等到春花婶子进门来,大家转过头来,就见她带着一脸的愁容。
“春花,可是发生什么事了,怎么见你不开怀的样子?”
钟氏先开口问了,猜到她可能是有什么难处。说着递了个红薯给她:“吃点热乎的暖暖。”又倒了杯热茶。
春花婶摆摆手只接了茶捧在手里暖暖手,她没什么心情吃:“芸娘,是有些事。”钟氏名舒芸,大多叫她芸娘。
春花婶支吾着开口:“……就是昨晚不是降温了吗,我家婆婆年纪大了,不小心得了风寒。家里没钱给抓药,想着能不能向你家借点银钱周转。”
前些日子他们家小孙子也是病了一场,花了一大笔钱,如今也是没有办法才出来借钱的。
村里好些人家过日子都紧巴巴,一遇上突发状况,有需要花钱的地方,就会束手无策,一般是没有余钱借出的。
沈家已经是她跑的第三家了,可是他们家虽几个孩子有能耐,但当家的也是个药罐子,不知有没有余钱。
“需要多少?”
“三百文,请的隔壁村的赤脚大夫看的,说是先吃两副风寒药,不见好就要去镇上看大夫。”
“好,你等等。”想着家里还有二两多银子,两家之前关系也不错,钟氏就答应了。
“哎好好,真是谢谢了芸娘。等开春我们家几个小子就去镇上做工,一定快些还你。”春花婶很激动,总算是借到钱了,婆婆的药终于有着落了。
“不着急的。”说着起身去拿钱了。
春花婶借到了钱也没久留,还得急着去抓药。
等人走了,钟氏就叹息道:“如今这情况,村里人只怕都不容易。希望能平安度过这个严冬才好。”
郭氏娘家开着私塾,不富裕却也过得去,这会儿也只是感慨。
但是张氏却有些担忧了,她娘家是猎户,看天吃饭,时好时坏的,也不知爹娘如何了,可有粮过冬,可有衣保暖,可有染了风寒也没钱吃药?
看着二儿媳愁眉不展的样子,钟氏就知道她在忧心什么:“你若担心,就让二郎回家去看看,这般挂着心,也吃不好睡不好,仔细愁坏了身子。”
张氏眼眶有些红:“谢谢娘。”
“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要是娘家里困难,你可一定要跟我们说,大家相互扶持,才能都过得好不是?”钟氏安慰的拍了拍她的手。
家里困难的不只是春花婶家,在之后,村里李寡妇也登了沈家门。
李寡妇家里男人服徭役修补城墙,不小心摔下来伤了肺腑,没救过来就去了,这些年李寡妇带着一儿一女也是过得艰辛,明明只有三十多的年纪,看上去却像是四五十了。
钟氏寻常与李寡妇也是有些交情的,钟氏针线好,看她家日子过得艰难,还曾经教过她一些针法。
见她来,钟氏也知晓定是也遇上了困难:“李妹子可是遇上困难
第31章 难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