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种水稻,今年红薯种植面积大了很多,因为红薯比水稻耐旱而且生长周期短一点点。
顾昕?买的旱地和山地除了花生就是种了大量的红薯了,之前红薯的价格很低,但是现在也随着粮价上涨,涨到了十五文一斤。
除了来借粮种的,也有困难的村民来借口粮的。
看着瘦的皮包骨头的村民,顾昕?心中也是有着人道主义的不忍。但是他们家没有借大米,而是给借红薯给村民。
米价太贵了,顾昕?囤积的大米够养活沈家人有多一点,但是也不足以提供村里其他人。红薯就是很能顶饿的东西,而且单价相对便宜,他们家也购买了许多。
“之前咱们家也借出去很多的水稻种子了,剩下的不多,红薯还有一些多的,如果你们要借粮的话,我们可以借红薯。”对每个来借粮食的村民,沈家人都这样说。
有吃的就不错了,还管他是什么?借粮的人都非常的感激,拎着红薯欢欢喜喜的走了。
……
确实如许多老人的预料,今年也不是个雨水充沛的好年景。为了让地里的庄稼长得好一点,大家都是特别精心的照顾着田地,施肥、除虫、浇水……恨不得就睡在田地边上照看着。
顾昕?还看见有为了不让秧苗被太阳晒死,给搭建了茅草顶的。薄薄一层茅草,遮挡一下过于强烈的太阳,又保证能得到阳光。不停的根据一日之间太阳的大小调节茅草顶上的茅草多少。
这人之后,村里有好多人家纷纷效仿,麻烦是麻烦了些,但要是能增加点产量也是不错的。
顾昕?敬他是个人才,真是像伺候祖宗一样的伺候田地了。
为了能多一些水浇地,她又找了挖井队来,再加了五口井,这样村里人挑水都不必排队了。
效果还是好的,在大家
第217章 人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