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章 挖天启皇帝的墙角[1/2页]

我在明朝当倒爷 码字农民黄三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毕懋康,万历二十六年(1598)的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乃是明朝的武器专家,主要成就编撰了《武器图说》。
      朱重九在此次进京之前,曾恶补过明史和同时期的世界史,对于大明第一个研究制作出燧发枪的大神毕懋康的大名自然是如雷贯耳。
      要知道,我天朝上国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并不大,欧洲诸国也是在17世纪中叶才开始普遍装备燧发枪,而明朝军武大神毕懋康发明的燧发枪,正是在1635年。
      只可惜,他生不逢时,遇到了走上末路,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更是遇到了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以至于燧发枪并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列装部队,让明朝失去了一次火器史上的变革机会,从而逐渐被西方列强拉开武器上的差距。
      如果能将毕懋康招致麾下,配合自己在现代时空收购的钢铁厂和磨具厂打造出来的带有膛线的无缝钢管,那么自己就能在明朝时空生产燧发线膛枪,其射程和精度都将领先同时代的燧发枪至少50年。
      有了这样先进的热武器,在冷兵器时代那将是无敌的存在,不管是用于自保,还是用于军火贸易,亦或者用于争霸天下,都不失为一种最优的选择。
      而且,有了毕懋康这样的军武大神,在配合自己从现代时空搞到的后膛枪设计图纸,相信用不了多久时间就能成功制造出诸如中正式步枪、三八大盖、98k之类的后膛枪,再大胆一点想象,搞把ak47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点是——安全!
      在明朝时空朱重九可以肆意妄为,而不用担心法律的约束,这要是在现代时空,想要造枪造炮估计早就进局子吃牢饭去了。
      这一刻,朱重九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毕懋康这尊武器大神招致麾下,哪怕是挖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墙角也在所不惜。
      很快,在小太监小贵子的引导下,时任工部侍郎负责管理王恭厂火药局的毕懋康匆匆而来,脸上还沾染着被硝烟熏黑的污渍。
      不用想都知道,这毕懋康肯定又去琢磨什么新式火器去了。
      “微臣毕懋康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毕懋康见到天启皇帝,先跪下来给皇上请安。
      朱由校道:“毕大人,平身吧!”
      说着,他介绍道:“朕身边这位是新赦封的大明国师朱重九,国师想检验一下你们工部从南洋运来的新型硝石,这件事情就由你全权负责了。”
      毕懋康道:“微臣遵命。”
      说完,又赶忙向一身蟒袍的朱重九行礼:“微臣毕懋康,恭祝国师万福安康。”
      朱重九笑道:“毕大人,免礼,免礼!”
      介绍完二人后,朱由校道:“国师,你尽管让毕大人带你去王恭厂火药局检验新式的硝石,朕还有事,就先行回宫了,我们改日再聚。”
      话音刚落,朱由校就在一群太监禁军的簇拥下起驾回宫,只留下朱重九和毕懋康回王恭厂内检验新型的硝石。
      王恭厂内,朱重九装模作样的检验了一番所谓来自南洋的硝石,看起来和寻常的硝石并无差异,想来应该是纯度更高的原因。

第50章 挖天启皇帝的墙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