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徐瑁的回答,
唐书萱大概知道了这部影片的剧情走向,
按徐瑁的剧本,
确实,2万美元的预算,足够了。
只是,2万美元拍一部科幻电影?
这事情,似乎,有些破天荒。
大概可以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至于票房,
这部电影明显是面向精英群体的,
普罗大众,大概根本看不懂,
那票房肯定不会很高。
当然,肯定不会赔本就是,
甚至因为极底的投资,一旦在好莱坞搞出声势来,它的回报率一定会很惊人。
哪怕只有200万美元的收益,那是100倍的回报率,简直恐怖。
这,就是徐瑁给那位学长递出的第一剑吗?
唐书萱拿起酒杯喝下一口红酒,朝徐瑁道:
“说说第二个故事?”
徐瑁欣然点头,给唐书萱添上酒,自己也喝一小口,徐徐道来,
“一个奇怪的陌生人出现在纽约中央公园车站,也可以是洛城机场,随便了。他当着众人的面说自己来自另外一个星球:kpax。闻讯而来的警察认为他有精神病,把他送上开往精神病院的火车,交托给了一位和蔼的精神病医生马克。病人自称prot,是个乐观而自信的家伙。他在医院里滔滔不绝得向病友和医生讲述自己在1000光年以外kpax星球上的生活。他的描述是如此的逼真生动、细致入微,令马克感到困惑,却给其他的精神病人带来希望。
更奇妙的是,有些病人的病情在prot的影响下有了好转,甚至连马克医生自己也觉得通过与prot的接触,克服了自我怀疑,学会了向亲人表露内心的情感……
prot宣布自己将在夏天结束的时候离开地球,返回kpax星球。病友们争相表示要和他同去。预定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病人们因为即将有机会和外星人接触而越来越兴奋,马克医生却陷入了迷阵,究竟prot是不是一个精神病人?是该相信自己的科学诊断,还是相信prot充满自信的陈述?马克甚至对自己分辨现实与幻想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
为避免唐书萱再次入迷太深,
徐瑁干脆也不再往细了讲故事详情,就只讲个梗概。
当然,该补充的细节还是需要补充一下,否则她该听迷糊了。
“port表面上像是一位外星传教士,优越感十足,又不缺乏怜悯之心。实际上他是一位遭逢家庭巨变,自杀未遂,失忆、觉醒第二、第三人格的屠夫。
我这样说,你可能有些迷糊,回头我把文字剧本,分镜头剧本给你,相信不会让你失望。
剧本里面也有一些我不满意的地方,你知道,我并没有去过花旗国,嗯,最近几十年没去过。所以在剧情设计上,难免与现实脱节,这些不妥的地方,就要靠你来修改把关了。”
《k星来客》的原剧,自然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剧情有些松散,有几处情节稍显冗长,让人感觉是在看另一部看过很多遍的说教片,
如今再拍,自然是要补上这些缺憾,
以唐书萱的功底,把这活儿教给她,也算是物尽其用嘛。
同时,
徐瑁还故意用,
‘你知道我没去过花旗,最近几十年没去过,
这种话来搞怪、整蛊唐书萱一下,
算是套回第一个故事中的‘长生者人设。
只可惜,
唐书萱的关注焦点并没有落在这个上面。
“所以,这只是一个披着科幻外皮的精神病医患之间的悬疑故事?”
徐瑁点头,随即又摇头,
“这个,要看你怎么想……”
原本徐瑁是不打算细讲这故事详情的,
但唐书萱有疑问,又不得强行解释,
“科幻,科学幻想,本身就是用来概括人们内心世界,与常识发生偏差认知所产生的观念。
在这个故事里,没人能证实port就不能是真的来自kpax。
连我也不能。
正如第一个故事中提到的‘长生者,
你怎么能肯定,约翰,或者我就不是长生者?
&
第 374章 徐瑁再讲剧本,唐书萱深陷其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