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却见苏哲只在一旁默默看着众人,脸上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
      刘备便又看向诸葛亮。
      一旁的侍者正在给诸葛亮杯中添热水。
      诸葛亮稳稳放下鹅毛扇,缓缓端起杯子,徐徐一吹,轻啜了一口。
      刘备纳闷,这两个人,怎么丝毫没有要发言的意思呢?
      不行,得催一催。
      尤其是听了刘晔的高见,刘备更想听听苏哲和诸葛亮的看法。
      这其中,他又尤其想听听诸葛亮怎么说。
      军师给他推荐的这个千古贤相,是否真的有此潜质。
      但毕竟第一次见面,刘备又不好强求其开口,只好对苏哲说道:
      “诸位说了这么多,不知军师有何看法?”
      堂上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
      苏哲的本事,他们都有深深的体会。
      此人学识繁杂,见识广博,为人还好相处。
      此刻见刘备开口相邀,大家都想静静听一听。
      苏哲当然知道,刘备不光是想听他的看法,更想听听诸葛亮的看法。
      毕竟,诸葛亮还未投入刘备门下,倘若明日回襄阳了,错过此时,岂不可惜?
      苏哲莞尔一笑,立刻拱手对刘备说:
      “诸葛公子在此,其见解远胜于我。”
      然后拱着的双手一移,恭敬对着诸葛亮说道:
      “堂上众人都各抒己见,诸葛公子思谋深远,何不畅怀一谈?”
      众人见苏哲如此恭敬邀请诸葛亮,便对诸葛亮多了一份期待。
      此人虽然年纪比苏哲更轻。
      但刚刚入席,便以细致的洞察力让众人叹服。
      此时不知又会给众人带来什么惊喜。
      诸葛亮放下水杯,笑着对刘备和苏哲连连摆手:
      “亮久居南阳,见闻鄙陋,且从未做过官,纸上谈兵之才,便不在各位面前献丑了。”
      刘备一笑,朗声道:
      “诸葛先生不必过谦,身为水镜先生的高徒,必有过人之处。”
      陈登、陈宫、孙乾一听“水镜先生的高徒”几字,方才大悟。
      难怪此人年纪轻轻,便如此不凡,原来是司马徽的弟子。
      看向诸葛亮的目光更是万分期待。
      连身边的诸葛均都热切地盯着二哥。
      二哥如此聪慧,若能开口,必然能语惊四座,让他也好得意得意。
      诸葛亮一览堂上众人热切的目光,暗暗思忖。
      如果不说点什么,恐怕难以过关。
      但第一次与众人相见,并不相熟。
      若是说多了,万一言语不当,只恐在座的人,心生嫉意。
      人性本就如此。
      自己本就是来看望小弟,并不想在此时横生枝节。
      况且小弟还要继续留在这里,自己还是低调行事吧。
      诸葛亮将袖子向两边一展,直起腰身,轻扶案几,便站了起来。
      诸葛亮对众人深深一揖:
      “诸位刚才所说种种,亮深以为然。”
      “承蒙各位抬爱,亮便提一点浅见。”
      众人眼神明亮地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缓缓说道:
      “亮读书时,常与众友试

第143章 众贤论治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