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爆炸刚刚响起,才靠近树林的山本就意识到不妙,他回头看向悬崖那边,硝烟散开之后,他只看到十来个特工队的鬼子仓促的从绳索上划下。
虽然失去了指挥,虽然被近百发手榴弹炸的晕头转向,但特工队的毕竟经历过艰苦的训练,单兵能力一流,武士道精神的洗脑也十分到位。受伤无法行动的鬼子阻击追上来的独立团战士,其余的人开始撤退,最终还是有十来个鬼子跑掉了。
不过,有一个倒霉鬼子因为手臂受伤,向下绳降的时候失控,直接从十余米高的绳索上掉下,活生生摔死。
“八嘎···”
望远镜中,看着只有十个活下来,而且大多带伤的队员,尤其是那个从绳索上摔下的队员,山本一木当场炸裂,差点忘记隐蔽跳起来:
“废物,一群废物。
逃跑的这么仓促,不用多想,其他人肯定是没有了。
他一个小队也就三十多人,这就损失了一大半了?
如此多的减员,他的第一战斗小组骨干肯定被破坏,哪怕有预备队员,想要重建,也要花费极大的精力。
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是说上面只有一个排么?
前线两个大队发起进攻,他们不拍不出多少援兵来,而且这也没过多久,有援军也不可能赶到。难道说,自己的一个战斗小组被一个排打成这样?
就在山本疑惑暴怒之余,他的通讯兵炮了过来:
“大佐,司令部急电。”
“急电?”
山本一愣。什么事需要急电?
电报正在传递,山本还没来得及查看,远处一连串密集的爆炸声响起,他看过去,只见那活下来的十个队员正在被一连串炮火笼罩。
三营负责支援的火力连带着三门迫击炮率先赶到了,听到山本特工队来了,这个从孔捷时代走过来的连长扛着大炮就开始跑,所以第一时间赶到。
眼见鬼子要撤退,他当即竖起三门迫击炮的那十个撤退的鬼子一阵炮轰,完全不在乎炮弹,直接就是全速炮击。
这一轮炮击,几十发炮弹落下,又是几个倒霉的鬼子被当场炸死,最终逃回去的只有五人,而出发,第一战斗小组全编制是三十五人。
山本特工队第一战斗小组几乎被全歼,而完成这次全歼的,仅仅是独立团两个普通的排,合计四十多人而已。
······
一营伏击地。
李云龙并不清楚山本一木被独立团狠狠揍了一顿,损失惨重,此时他正双眼放光的看着远处逐渐靠近的十多辆车队。
“哈哈·····”
李大团长语气兴奋至极:“这还真是一网大鱼啊。”
“看,小鬼子往哪儿敬礼呢。”
十几辆大卡车,还有周边两个小队的警卫队,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大的排场,不管来的是什么鬼子,地位都不可能低。这次,终于能杀个爽了。
倒是楚云飞觉得有些古怪。
来的鬼子地位肯定不会低,必然是联队长级别的,但这架势,却是有些奇怪。
这十八辆大车,不像是随队的警卫,而且那些车上的鬼子,也没有带三八大盖,反倒是一个个指指点点,看上去像军官。
难道····
这一车,全是军官。
楚云飞心里划过一个想法。
不是吧······
念头刚起,楚云飞下意识的否认了,鬼子派一车军官跑到这里来,没有理由啊,这里也不是火线,战场观摩也不该在这里啊。
不过要是这里真是一车队军官,外加一个或者几个联队长,那么···
楚云飞看向李云龙,下意识的咽了咽喉咙。
这可是一笔天大的功劳,不下于炮击太原机场的功劳。
军官,尤其是有实战经验的军官,无论是哪个国家,都是稀缺的人才。
车队缓缓靠近,逐渐抵达一营埋伏的山坡下,而所有的鬼子都注目向车队,全然没有任何警戒。
“就是现在。”
李云龙双目一闪,迅速抓住了这个时机:
“上,趁小鬼子眼花,突击队靠近。”
“迫击炮和机枪不用节省弹药,玩命的打,争取第一轮就干掉至少一半的鬼子。”
随着李云龙的命令,数十个浑身插着手榴弹,手持两杆驳壳枪,腰粗膀圆的突击队大汉低着身子向公路摸去,这些都是李云龙抽调出来的投掷高手,手榴弹比寻常人扔的更远。
阵地上,一挺挺机枪拉动枪栓,子弹上膛,架设在掩体上,枪口指向远处的鬼子车队。
后方的树林处,炮兵连将四门迫击炮在树林前的组装完毕,弹药手取出了炮弹,炮手盯着远处的车队,心里默念着早已标定好的炮击诸元。
“打···”李云龙率先扣动了扳机。刹那间,山坡上,枪口焰火漫天卷起,铺天盖地的弹雨向鬼子笼罩而去平展的公路缺少掩体,两侧的沟渠对于独立团居高临下的火力,也没有多少遮掩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站在公路两侧的鬼子护卫小队只能拼命向车队仓皇逃窜,试图以以汽车为掩体展开反击。
奔跑期间,不时有鬼子被子弹命中倒地,偶尔有几个鬼子找到草垛土堆等临时掩体展开反击,要么迅速被突击队消灭,要么被居高临下的密集的弹雨笼罩,翻不起点滴浪花。
而鬼子卡车那边,日子也不好过。
小豆丁卡车钢材用料稀少,木板车斗等部位挡不住子弹,只有少数部位能遮蔽子弹,而且不时落下炮弹让这些卡车如同风雨飘摇在怒海中的,仿佛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轰·····
炮兵连越打越准,终于,炮弹开始命中卡车附近,很快,几辆小豆丁被炸的粉碎,一些刚刚跑到卡车附近的鬼子被当场炸死。
如今独立团的火力,可不是当年那个一波火力之后,就冲上去刺刀见红的独立团了,一营也不是那个只有三百多人的一营了。
仅仅第一轮火力,就全面压制了鬼子。
“好猛烈的火力。”
一营阵地上,看着远处一片混乱的日军,方立功瞳孔微微收缩。
虽然这里是一个标准的伏击地形,但公路上的日军有两个小队兵力,十八辆卡车上也有不少鬼子,按道理不应该如此不堪。
之前他也认为,鬼子面对突然袭击,在经历一开始的慌乱之后,会立刻反应过来展开反击,然后战斗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独立团得付出一些代价才能全歼这伙鬼子。
抗战这数年来,他三五八团和鬼子交手不知道多少次,方立功对日军已经有了相当准确的判断能力。
但事实却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战场局势始终处于一面倒的局势,日军完全没有组织起有规模的反击,期间,偶尔鬼子军官集合起一小股鬼子展开有规模的反击,也迅速被那股突击队人手一把驳壳枪的恐怖火力打散。
仅仅十几分钟的交战,公路上的鬼子就减员过半,余下的也大多带伤。
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
可以想
第70章 又让他跑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