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年轻人们几乎是欢呼着关上了店铺门。
      离定好的关店时间下午六点已足足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长明叔,快算算今天卖了多少钱?”
      李长明被一群人团团围住,眼巴巴的等着他算账。
      城里可真好,天都黑了,屋里还有亮堂堂的电灯。
      绳一拉,吊在半空中的灯泡就会发出耀眼的光,比乡下的油灯好用成千上万倍。
      李长明把放钱的抽屉抽了出来,放在了宽敞的柜台上。
      “念秋,来,你速度也快,咱俩一块算,到最后对个数,看算的对不对。”
      李长明喊上了张念秋,两个人分坐两端,开始埋头算账。
      其他人安静地围着两人,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过了十几分钟,张念秋先算完。
      她在纸上写下几个数字,抬起头。李长明慢了几分钟,也同样算出来了几个数据。
      “今天一天的销售:散装干木耳售出300斤……”李长明先开了口。
      张念秋接上:“散装干山菌售出260斤……”
      “包装干木耳售出57袋……”
      “包装干山菌售出44袋……”
      两人异口同声:“今日总销售额玖佰捌拾肆元柒角玖分。”
      周围静了一瞬,然后爆发出欢呼声。
      “这才第一天,第一天……”李长明激动的眼泛泪花。
      “大家先别激动,”张念秋不得不给兴奋的众人泼泼冷水,降降温,“今天第一天,放鞭炮声吸引了很多人来围观,所以今天生意好。”
      “但是明天,甚至后天,好长时间内都达不到今天这个销售高峰。”
      “为啥?”李大河问。
      “干货耐放,而且一小把干货,就能泡出来一大盆,今天家里买了的,很长时间不会再来买。”
      众人了然地点点头。
      “而且你们注意到没有,今天白天一整天,卖的都是什么货?”张念秋问众人。
      众人面面相觑,张念杏试探着开口:“散货?”
      “对!”投给张念杏一个赞赏的眼光,张念秋继续说道:“因为白天吸引过来的都是周边的居民,他们买多是自家吃,以实惠为主,所以首选就是散装干货。”
      “下午快下班前呢?”她又提问了。
      李大河抢答了:“那会来店的多是下了班的职工,他们散货和包装好的都买的有。”
      “对。”张念秋同样投以赞赏的眼光。
      “职工为什么会两样都买,有人留意过吗?”
      栓子挠挠头,试探地答道:“我看他们都是在咱们说了包装好的可以送人当礼品后,就买了。”
      “非常对。”张念秋带头鼓起掌,屋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咱们不仅卖,还要学会怎样卖,怎么样用话术提高销售量。”张念秋侃侃而谈,一群年轻人围着她听的认真。
      李长明把钱票按面值分好,一捆一捆用小皮筋绑好,重新放回抽屉里。
      把抽屉安回去,上了锁,他靠在收银柜台里欣慰地看着围成一团的年轻人。
      这一帮孩子,肉眼可见的成长了。这一切的功劳,就在被围在最中心的年轻姑娘身上。
      “负责买菜做饭的大妈们她们讲究的实惠便宜,质优价廉。你跟她们推销送礼,等于对牛弹琴,大妈们不会买账的。
      要推销咱们的包装干货,就要有针对性的推销给谁?”
      年轻人们异口同声:“厂里的职工们。”
     &nbs

第196章 开门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