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8章 还在想工业革命?大明的第一场科举就出大事了[1/2页]

大明:我,朱元璋的狗头军师! 古龙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仅杀了一大批蛀虫官吏。
      还全盘接手了沈万三的产业。
      并且。
      还把沈万三多年攒下来的钱都给收归国库后。
      李淳风当然美滋滋。
      要知道。
      大明开国虽然也不容易。
      但至少。
      不像汉唐。
      汉朝开国的时候。
      北方的匈奴趁中原战乱连年,国力虚弱。
      直接就杀下来了。
      搞出了个白登之围。
      而唐朝。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之后。
      突厥人也趁虚而入。
      也搞出了一个渭水之盟。
      这两个强大的王朝。
      在刚开国的时候,可都是不得不和亲示好,不得不先苟住。
      而明朝开国。
      那就好很多。
      因为打的元朝,就是那些本该趁虚而入的北方游牧民族!
      洪武元年。
      大明开国第一次北伐。
      那汤和、徐达等多路大军。
      就已经将丢失了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夺回。
      还将元顺帝从大都赶到了上都。
      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洪武二年。
      徐达再次出征,又平定陕西。
      洪武三年。
      徐达又把北元赶到了漠北。
      洪武十五年。
      蓝玉等人又将躲在云南的元梁王给宰了,还顺手俘虏了一个能够下西洋的郑和。
      洪武二十年。
      蓝玉等人才最后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
      一路追着天元帝,杀到了捕鱼儿海。
      总之。
      相比汉唐。
      因为当年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人真的已经拉了。
      大明开国时,那可足足省下了一大笔军事开支。
      加上从沈万三那得到的巨款。
      李淳风知道。
      只要不出意外。
      之后的大明恢复和发展。
      那绝对比正常时空中的大明快得多!
      更重要的是。
      如今李淳风大权在握。
      所以。
      他那在科举中加入一个“理工科”
      并将当大明优秀的工匠、手艺人聚集在一起,搞个“大明科学院”的计划。
      那已经无人能挡了!
      要知道。
      要想发展科技。
      要想发展领先于正常时代的武器。
      要想提前进入工业革命。
      光有李淳风这一个穿越者,还真搞不成。
      打个比方。
      很多人觉得穿越古代。
      直接发明一个蒸汽机,那就可以直接引发工业革命了。
      但是不要说穿越到古代了。
      就是一个现代普通人,你让他不穿越,就在现代。
      并且可以随便上网查资料,随便咨询各种专家。
      那让他不借助现代工业基础的工具和机器。
      让他以明初水平的锻造技术和工具,制造出一颗18世纪合格的普通螺丝钉。
      那他都造不出来。
      更别说是让他穿越回古代。
      还要造出一个具有汽缸、活塞、飞轮、飞锤调速器、阀门和密封件等现代基本机械元件的蒸汽机了。
      所以。
      之前。
      李淳风明明知道后世的各种枪炮武器。
      但却一个劲在给朱元璋他们弄一些火铳、火炮之类的武器。
      最多就是改进了一下。
      那还真不是李淳风不想。
      而是以元末明初的手工业基础,那就他真的只能造出这些东西!
      就是要提升那火药的燃烧效率。
      那在他们攻下金陵之后,李淳风都研究了这么多年。
      这才稍微有了一点进展。
      甚至。
      应该说。
      不是有了蒸汽机,才有了工业革命。
      而是先达成了工业革命的一些列基础。
      那才催生出了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
      比如。
      大嘤帝国在1718世纪基本完成了农业革命。
      轮作制的推广、生产工具的进步、新作物的耕种以及肥料的使用。
      这才导致地主们不需要这么多佃农了。
      所以农民向城镇转移,进而扩大了市场,并成为了之后大量所需的工人。
      又比如。
      大嘤较早地废除了行会制度,城镇手工业的发展不受地方行会势力的限制。
      这才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生产技术。
      以及。
      大嘤的对外扩张和商业革命。
      巨大的市场,这才让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让大嘤资本家们对大工厂生产了迫切需求!
     &n

第98章 还在想工业革命?大明的第一场科举就出大事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