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3章 说出来可能你不信,我要劝说朱元璋开放海禁[1/2页]

大明:我,朱元璋的狗头军师! 古龙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弗朗机人要带着佛朗机炮打过来了?
      这话。
      当然是为了给这次考核一些压力,李淳风瞎说的。
      李淳风,更没指望他们真能3个月就造出佛朗机炮。
      就单纯的想看看。
      这些人中。
      哪些人能够静下心来,能够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研究。
      哪些人。
      面对科研攻关的巨大压力。
      又能勇于担当,敢于揽下各种失败风险,防守的去尝试。
      而不是害怕背锅或者处罚,只敢一个劲混。
      毕竟。
      将来的科学院。
      肯定是多个项目同时推进的。
      况且除了科技发展,李淳风还要布局海外贸易。
      之后很有可能长期在海外,甚至要跟一些海外国家直接打仗。
      在这种情况下。
      很有可能几年都回不来。
      所以。
      再离开前。
      李淳风会给出一个一个发展阶段的科技树。
      让科学院的人按照发展顺序,一个一个的打工业基础,自己往上攀。
      所以。
      面对这大明的第一批科学家。
      李淳风必须现在就挑出那些勇于担当、敢拼敢闯、敢负责和背锅的。
      让他们成为之后那一个又一个项目的直接负责人。
      对之后,大明每一个科技和武器的项目,那都全权负责!
      果然。
      科学院内。
      李淳风故意装出了一副神色凝重的表情。
      甚至。
      真的拿出了那一张“佛朗机炮”的图纸来。
      不少人。
      还真的怂了。
      李淳风才刚刚离开不久。
      就叫苦连连。
      “唉!”
      “该死的红夷!”
      “好不容易出人头地了。”
      “怎么就碰上了这种倒霉事!”
      “以皇上的性子。”
      “如果3个月后,我们造不出那什么佛朗机炮来。”
      “耽误了战事,那铁定要被降罪,甚至还有可能要被杀头!”
      “早知如此,这个进士,我都不考了!”
      “果然!”
      “皇上之所以实行海禁,下令片板不得下海。”
      “还举办理工科举。”
      “这么着急着创办科学院。”
      “就是因为那些弗朗机人,真的要从海上打过来了吗!”
      但也有一些科学家。
      听到大明遇到麻烦了,急需他们的知识才智。
      则一马当先。
      觉得大明给了他们这鱼跃龙门的机会,如今大明有难,他们当然也义不容辞!
      直接就拿过了李淳风给他们的佛朗机炮的图纸。
      认真的分析了起来。
      “这佛朗机炮。”
      “1门母炮配子炮3门。”
      “发射时,直接将子炮装入母炮。”
      “发射完拿出子炮,又可以马上再装填第二个子炮。”
      “如果炮手足够熟练的话。”
      “我们大明的老式火炮装填一发的功夫。”
      “那这佛朗机炮,就已经能够打出去八九发炮弹!”
      “并且。”
      “由于是后装炮。”
      “前后相通,空气流畅。”
      “相比大明的老式火炮,散热更快。”
      “不仅增加了持续射击的能力。”
      “更减少了火药自燃的可能性。”
      “加上子炮的火药容量确定,因此,更不会发生因过填装而导致的炸膛事故!”
      “只不过。”
      “也正因如此。”
      “相比我们大明的老式火炮。”
      “对炮管的锻造和加固的技术,那也要求更高了……”
      就这样。
      在迫在眉睫的危机下。
      只有3个月的时间。
      一批科学家,心系大明,废寝忘食,一两个月都没有踏出过科学院一步。
      就连洗澡和还好好吃东西都没有。
      而另一批。
      当然是觉得自己倒霉死了。
      一个劲再混。
      一个劲在想如果真造不出来,该怎么推脱责任。
      而这些情况。
      李淳风当然派出了锦衣卫,将所有人的态度和能力都偷偷记录了下来。
      但在偷偷选定将来各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时。
      李淳风当然也没忘记另外一件同样重要的大事——海外贸易
      要知道。
      在这个时候。
      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等东西。
      那可是没有任何对手的顶级产品。
      要知道,大明可是一直实行海禁的。
      就仅仅是隆庆开关后。
      仅仅开放了72年。
      那全世界一半的白银,就已经全都流入了大明。
     &nb

第103章 说出来可能你不信,我要劝说朱元璋开放海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