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7章 台州解围,但家眷所在的新河,却又被围了?[1/2页]

大明:我,朱元璋的狗头军师! 古龙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轰!”
      随着虎蹲炮和三眼铳的轰射。
      明智义元和大量倭寇们。
      当场殒命!
      随着之后的扫荡。
      花街一战。
      因为锦衣卫提前送来的情报。
      李淳风的李家军的伤亡。
      竟然成功反超了正常时空中的戚家军。
      正常时空中。
      花街一战。
      戚家军斩首308名倭寇。
      生擒2名倭首。
      其余大量淹死和未割首的倭寇数目,不详。
      而戚家军,就仅仅陈文清等3人牺牲。
      而这次。
      李淳风的花街之战。
      因为提前掌握了倭寇部署的全部情况。
      此战,将倭寇主力打得全面溃败,李家军仅仅牺牲1人,数人轻伤。
      而随着花街大胜。
      李淳风当然带着李家军,火速赶往一旁的台州。
      此时。
      台州城内。
      南半城,几乎已经被倭寇完全攻占。
      台州军民们。
      还在北半城中抵抗。
      南北两城的的街巷中央。
      为了阻止倭寇的进攻。
      台州百姓,早已将大量桌椅等家具和杂物丢出。
      直接用这些家具、杂物堆出了一道防线。
      但就在这时。
      “杀!”
      原本进攻受阻的倭寇,却稍微重新组织了一下,再次发动了猛攻。
      此时。
      听到城中又响起了激烈的拼杀声。
      北半城后方,一财主家的大院中。
      大量被安置在里面的老弱妇孺。
      又开始担心了起来。
      随着打杀声越来越近。
      一个小女孩。
      更是又“哇哇!”的大哭了出来。
      这一哭。
      当然也让大院中其他的小孩子们。
      也全都“哇哇!”,跟着一起大哭了出来。
      可那些老人和妇人。
      即便知道他们这次大概率是九死一生了。
      也还是尽量在孩子们面前保持了镇定。
      不断安抚着。
      但果然。
      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局面,还是来了。
      “快逃!”
      只见。
      他们躲藏的大院的门口,突然被人慌张的推开。
      冲进来的,不是倭寇。
      而是台州卫所的军官、明军士兵,和一些拿着武器的台州青壮。
      但是。
      这些人,都已经拼杀得伤痕累累。
      其中一名被架着的士兵,更是重伤,已经奄奄一息。
      而被明军阻拦的大量倭寇。
      则已经压到了距离他们不到200步的地方!
      这时。
      只听卫所军官也对大院中的老弱妇孺大喊道:
      “逃!”
      “快逃!”
      “这些人会带你们突围离开!”
      “快逃!”
      听到这话。
      又看到负责保护他们离开的士兵。
      大院中的老人和妇人们。
      当然抱起那些哭泣的小孩,或者是牵着那些小孩的手,跟着那些护送的士兵,赶紧逃离。
      不过。
      就在负责护送的明军队长也要离开的时候。
      留下来垫后的卫所军官。
      却突然叫住了那队长。
      “等一下!”
      只见。
      卫所军官将提前写好的那一封书信,交到了队长的手上。
      “如果真的逃出去了。”
      “麻烦替我跟我的父母说一声,孩儿不孝!”
      “另外。”
      “我儿子,那就交给你了,记得一定要让他好好读书认字!”
      听到这话。
      队长当然为之动容。
      面对倭寇入侵,他,作为一名队长,岂又不想以身报国,用一死捍卫家园?
      但面对卫所军官的托付。
      以及还等着他们护送的大量妇孺。
      那队长,还是接过卫所军官的书信。
      “保重!”
      最后向他的长官祝愿了一声。
      拿过卫所军官给他的那一封遗书,队长就转身离去,跟上了护送老弱妇孺突围离开的队伍。
      那卫所军官。
      也自己叹了一声气。
      “唉!”
      这才一转身。
      像是完全断掉了所有的牵挂。
      带着视死如归的眼神,杀回了阵中。
      “咔!”
      随着卫所军官的回归。
      一刀就将一名倭寇砍倒在地。
      “长官!”
     &nbs

第117章 台州解围,但家眷所在的新河,却又被围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