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经过民团上下1200人的努力,到了傍晚,两排营房初步搭建完毕。
      营房根据民团的实际情况,团长的指挥部在中间,警卫排在指挥部的前面,一营在左,二营在右,后勤部在指挥部后面。
      警卫排、一营二营还有后勤部呈回字形,把团指挥部拱卫在中间。
      营房搭建完毕后,刚刚成立的后勤部开始准备晚饭。
      十几名后勤人员抬着二十几个大桶陆续走出来,其中二十个大桶装满了杂粮,剩下几个大桶装着一些腌菜。
      腌菜是使用常见的白萝卜、胡萝卜、黄瓜、莴笋、蒜苔、莲花白、辣椒等,加盐和其他作料进行保藏,由于加工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容易保存,成为这个年代十分常见的下饭菜。
      杂粮就是混杂了高粱、玉米、红薯、麦子和大米等食物,在那个杂交水稻还没有培育出来的年代,白米饭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吃到,那是大户人家才能享受到的。
      别看后勤人员准备了二十大桶的杂粮,没过多久就吃完了,吃的慢的士兵还想继续已经没有了,要知道在除了国军勉强还能填饱肚子,很多杂牌军连杂粮也满足不了,都是饱一顿饿一顿的。
      姜天逸也跟着打了一碗杂粮,又弄了点腌菜也吃了起来,只是刚一入口,眉毛就忍不住皱起来了,口感很粗糙,味道也说不上来怪怪的。
      总的来说就是不好吃,勉强能吃下去,填饱肚子。
      姜天逸随便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而周围的民团士兵吃的那是津津有味,甚至还有许多士兵露出意犹未尽的表情出来。
      历史记载,我们平均3个士兵甚至要更多才能和1个鬼子抗衡,这里面有敌我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原因,军事素养的原因。
      还有就是我们的战士多为农家子弟,优点是朴实、勇敢等,可身体素质较差。尤其一些士兵是吃不饱肚子才参军的,他们长期营养不良,这怎么能是训练有素的鬼子对手啊。
      想到这里,姜天逸心里苦苦思考怎么才能提高士兵的伙食水平,提升士兵的身体素质。
      吃完饭,姜天逸把几个主要干部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自己武器专家的身份,同时也已经通过关系搞到了一大批武器装备生产线,民团还准备建立一座属于自己的兵工厂。
      几人听到都是欣喜若狂,张济李瑞都是参加过太原保卫战,真刀真枪上过战场打过鬼子,深知鬼子之所以这么嚣张主要就是仗着自身的精良的武器装备。
      自家民团现在要建立兵工厂,那意味着以后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这年头有人有枪就是大爷,反而他们还要看自家的脸色才是。
      听到这个消息,几人对姜天逸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对民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姜天逸宣布建立兵工厂的消息后,又叮嘱几名民团士兵的日常训练不可落下后,就连夜赶回曲河县城了。
      姜府,姜天逸率先去了正房老爷子那里,和老爷子简单讲了今天民团的情况,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也和老爷子说了,希望老爷子能给他查缺补漏给他一些有用的建议。
      这也实在没办法,姜天逸前世最大的官,还是中学时候当的学习委员,现在突然当了1200人的民团团长心底慌得一13,可不是开玩笑。
      这1200人是信任姜天逸能带着他们打鬼子才跟着他的,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姜天逸生怕自己哪一点没做好,让这些人血汗白流。
      老爷子仔细听了姜天逸的安排后点点头才说道。
      "你做事很谨慎,这点很好,我们姜家传承几百年的大晋商,之所以屹立不倒,靠的就是谨慎,进入任何一个未知的行业,都提前做好万全准备,未虑胜,先虑败。"
  &

第10章 副团长就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