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修文听到自家弟弟说今后在村子办个学堂,让他到学堂教书的提议后,岂止是会乐意啊,那是相当乐意。
听到这个提议的柳大嫂却不太愿意。小孩可是很顽皮的,她两个孩子都算乖巧,有时候她还会觉得闹,何况全村的小孩。越想越担心,很少插话的她忍不住反驳。
“教书多费精神啊,而且村子的孩子那么多,你身体哪受得住。”
柳修言和姜晴对视,不知道怎么说,感觉怎么说就不太好,还是让他们夫妻俩自行解决。
“教认字而已,哪里就费精神了。我身体也没像以前那么差。”看妻子还想说话,急忙打断“大夫在这呢,听大夫的。”
见把球踢到自己这边。姜晴才尴尬的说:“大哥的身体确实是比之前好了不少。”
“你看,大夫都这么说了。”
柳大嫂还是不放心。“弟妹,他身体真的没事了?”
这话让她怎么回答,要是说没事,万一到时候柳修文因为忙碌又病倒了,这妯娌间就不太好相处了。于是用了拖延政策。
“现在说这个还早,学堂的影都还没呢,等学堂建好了,咱们看大哥的身体也没问题,就让他去如何?”
“可以!”柳修文立马接话。
久病成良医,他对自己的身体还是了解的,按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只要平时注意些就不会有问题。
因为决定搬帐篷回村里,所以第二天清早,各家就开始收拾东西,和当初来的时候一样,浩浩荡荡的再回去。
只是这一来一回心情却截然不同。来的时候心怀忐忑,对未来充满迷茫还有一些惧怕。
回去的时候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以后生活的期待。
因为听到过柳修言的大致规划了,所以王老让每家的帐篷都尽量靠向东边,把北边的地空出来。
这次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众人都暂时安顿了下来。
又用了两天的时间,柳修言带人把砖瓦厂简单的建了起来,就等着按照配方上找材料。
以为会很晚才来的赈灾银两,没想到,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来的还挺早的。
两名衙差进村通报的时候,村民都雀跃不已,银两来了可以建房了,而且还有粮食。
想着时间还早,他们这会赶到县城,就是下午的时间了,回到家的时间估计更晚。但是大伙等不到明天,一商量,大部分人都同意今天出发。
和之前领赈灾粮的时候一样,一户出一人,前往县城。
这次粮食发的比上次多,大人两斗,小孩老人一斗。可是官府也说明了,就这一次,后面没有了。
虽然说,他们要靠着这粮食吃到明年开春,现在是十一月,也就是说,最少要撑上三个多月。
可是,省着点吃也能够。这大灾大难都过去了,没道理这点小沟爬不过。
这次发的银钱是按人头算,一人二两。而且减免一年赋税。
百姓听了高兴的合不拢嘴,接过银钱和粮食的时候还连声跟官兵道谢。
一人二两啊,一家子的房子也有着落了。更何况还有一年的赋税。
对于朝廷这次的速度,说实话柳修言还挺意外。原身的记忆里,往年的有的地方发放赈灾银子可没这么快啊。
就是没有原身的记忆,官场的道道他也略知一二。一层层刮下来,银子所剩无几,时间越推越迟。
看来这次应该是朝中某些人出力了,想到之前看到的太医,心里莫约明白了什么。<
第49章 赈灾银、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