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喝了一口水,兴致勃勃的问,
“刚才你说的皮肤病阴证怎么治疗?”
叶倾天看了看旁边的医助,
“叶老师,你讲讲吧,现在没有新病人,”医助看了看预约记录,
“嗯嗯,皮肤病大多湿热,消风散加减,湿热在阳明太阴,石膏,知母,苍术,苦参,薏苡仁,清热利湿,清热凉血为主,也有很多皮肤病发自太阳少阴,所谓的太少两感,病机是少阴虚寒,病位在太阳皮肤,阳和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常用的思路。”叶倾天笑了笑,
“皮肤病治疗总的有五法,温,润,补,清,透。
温就是温阳,温通血脉,很多顽固性皮肤病患者是虚寒体质,正气不足以祛邪外出,反复发作,正邪交争就是急性发作,正虚邪气潜伏,容易形成伏邪,到了换季时候,外邪引动内邪,所谓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都是内源性疾病,内因占了主要矛盾,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等都是很典型的伏邪发病。
温阳用附子,细辛,桂枝,如果效果不明显就要润,温润,辛润通络法,比如鹅掌风,还有足跟皮肤皲裂,需要温润结合,辛润通络,常用药物如生地,百合,麦冬等,
如果温润治疗最后不能去根,要加补,补肾,补肾直接调节的是激素分泌,先有内分泌的紊乱再有激素分泌的异常,比如少阴病,脉微细,皮
第120章 皮肤病治疗五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