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也有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一重境界,对症施药,以寒抑热,以补填虚,以泻去阻。
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开始思考病证的深层意义,桂枝,石膏同用之桂枝白虎汤,寒热不分,大黄,附子同组之大黄附子汤,补泻不分,甘草,芒硝同组之调胃承气汤,升降不分,升麻,鳖甲同组之升麻鳖甲汤,宣潜不分,乌梅,细辛同组之乌梅丸,敛散不分。
第三重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重境界是返璞归真,见病识源。汗,吐,下,温,清,和,补,消。以小方调气机,以杂方攻顽痹。”
张主任感叹着,
“开始行医,觉得天下无不治之病,等到名气大一些,疑难杂症就来了,往往是乏效或无效,偶有所中,却不知病的来源终路。很多医生在这一步就放弃了,把疾病归结于天命,确实是病入膏肓,但很多慢性病还是有治疗的意义存在。这就是咱们努力学习的意义所在。”
“张主任讲的好啊,”王老师感叹着,“我一开始从事推拿,觉得太累了,后来开始干针灸,最多时候一天一百来人,又觉得太累了,于是我到处去学针刀,针刀不累啊,一个人针45针就可以了。也是要聚精会神,但相比推拿针灸轻松太多了,疗效也提高了。”
王老师转头看着叶倾天和小李,
“你们别着急,怎
第126章 哈哈哈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