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65章 戎马一生的背书[1/2页]

长安之上 迪巴拉爵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长安。
      春季的长安就像是个多情的少女,和南方不同,少女的清秀中,多了些硬朗。
      黄春辉站在自家庭院中,负手看着枝头的嫩绿,良久不肯动动。
      “阿耶。”
      黄露从前院进来,“外面有风,好歹您也小心些。”
      “北疆的风更大,更冷!”
      黄春辉问道:“可是有消息?”
      “北疆那边,秦国公开春就说要北进。”
      “北进,这是要打何处?”
      黄春辉思忖着,黄露说道:“朝中有人说,秦国公这是穷兵黩武,被御史弹劾。”
      “弹劾他什么?”
      “说他明贬暗褒。”
      “为何?”
      “御史说穷兵黩武这个词多用于帝王或是国家,用在秦国公身上,这是抬举他。”
      “见风就是雨,朝中如此忌惮子泰了吗?”
      “朝中召集了兵部与户部,据闻镜台的赵三福也去了,就是商议此事。”
      “张焕倒是可以说说,户部去作甚?去猜测北疆钱粮能否支撑一场大战?”黄春辉摇头,随即去了书房。
      书房中,挂着一幅地图。
      黄春辉走过去,伸手触碰着北疆那一块。
      缓缓坐下,靠着地图一侧。
      斑白的头发和黑色的地图,恍若一幅画。
      自古名将忌白头!
      老了!
      黄春辉闭上眼。
      仿佛,那些金戈铁马尽数回归。
      无数将士在自己的大旗之下聚集,随着自己的手指方向,奋勇厮杀。
      相公!
      无数人在呼喊。
      那些血流满面的将士啊!
      他们簇拥着黄春辉。
      黄春辉伸手,“都等着,老夫会来的。都在九幽等着老夫,老夫带着你等,再度为大唐冲杀,不死不休!”
      两行泪水从眼中流淌下来。
      往事历历在目。
      那些战死的同袍,那些连尸骸都寻不到的将士……
      悔了吗?
      黄春辉摇头。
      “再来一次,老夫依旧要带着他们去征战。大唐,当立于当世之巅,而不是,在蠢货的统领之下滑入深渊。”
      那一场大战啊!
      大战后,他选择回到长安。
      就此蛰伏。
      其实,他可以留在北疆。
      手握大军,谁又能拿他如何?
      可大唐衰微了,容不得内乱。
      那时候的他忌惮拖累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北疆和大唐,故而近乎于自我幽禁般的待在家中。
      可后续北疆的发展却令他为之愕然。
      那个小子……当初他是很看好杨玄,但觉得,年轻人少说得再磨砺几年,等老廖退下来了,他再上去。
      可没想到的是,廖劲壮志未酬就去了。
      那个小子干的如何?
      “不赖!”
      黄春辉想到自己还在北疆的日子。
      那时候的杨玄会涎着脸来求自己给些粮草兵器,会笑嘻嘻的来请战,会狡黠的打击对手,给对手挖坑……
      他对那一切了若指掌,就像是看着一只猴儿在蹦?。
      那时候杨玄行事太过犀利,少了厚重,这也是他担心的地方。
      所以,见面时常会敲打。
      和其他人不同,杨玄面对敲打总是虚心接受,而且,他会很快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就很难得了。
      黄春辉突然笑了起来。
      当初他准备离开北疆时,其实杨玄有机会和长安缓和机会。
      只需给皇帝表个忠心,在一时难以安插人手的情况下,皇帝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提拔他,就如同提拔石忠唐一样。
      可那个年轻人啊!
      看着自己的目光中,都是敬意。
      还带着些,情义。
      官场什么都讲,就是不讲情义。
      这是他的弱点!
      写封信告诉他?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黄春辉摇摇头。
      想到了上次的事儿。
      皇帝要动他。
      黄春辉觉得对于杨玄和北疆不是坏事儿。
      他被皇帝弄死,杨玄可以顺势在北疆造势,鼓动军民和长安翻脸。
      如此,他在北疆的统治将会根深蒂固……而要想用别的法子达成这个目的,少说得数年,且不能出错。
      但那个青年人毫不犹豫的舍弃了这个好处。
      他应当是用了飞鸟传信。
      令人传话。
      ——谁敢动黄春辉,我诛他满门!
      这是一个节度使冲着皇帝在咆哮。
      也是,冲着黄春辉在微笑。
      ——以前是您护着我,现在,我来!
      “阿郎!”
      黄春辉没睁眼,“何事?”
      门外的仆役道:“宫中来人,说请阿郎进宫商议北疆军事。”
      往日这等邀请也有过几次,但每一次黄春辉都拒绝了。
      仆役说道:“小人这便去婉拒了。”
      “不!”
      黄春辉起身。
      “更衣!”
      ……
      春季的长安,一阵风吹过,依旧会带来冷意。
      黄春辉放弃了马车,就在春风中策马缓行。
      行人络绎不绝,不时能看到那些年轻人策马经过,男男女女,莺莺燕燕。
      生机勃勃。
      “真好!”
      黄春辉开口,正好被风吹了一嘴。
      “咳咳咳咳!”
      他剧烈咳嗽着。
      直至宫门之外。
      “黄相公!”
      内侍在等候,看着也有些意外。
      “咳咳!”
      黄春辉咳嗽着。
      “请跟着咱来。”
      宫中看着依旧是那个模样,宫人内侍不少,但在黄春辉的眼中,却死气沉沉的。
      到了殿外,内侍进去禀告。
      稍后,有人出来。
      “黄相公,请。”
      皇帝在殿内,张焕也在,还有杨松成,以及赵三福。
      几个将领在外围,听到脚步声,齐齐回头。
      “黄相公!”
      老人看着垂垂老矣,耷拉着眼皮子,可只需想想他曾经的戎马生涯,就难免生出敬意来。
      “见过陛下!”
      皇帝淡淡的道:“你来的正好,北疆传来消息,那个贼子准备进攻了。”
      黄春辉走了过来,张焕说道:“林骏乃是北辽名将,他来镇守泰州,一是林雅想谋夺南方,二,赫连春估摸着也有意想坐山观虎斗,看看林骏与北疆厮杀。”
      黄春辉点头,“毕竟赫连荣被俘,肖宏德身死,赫连春手中能信任的大将不多了。若是再败,帝王的面子护不住倒不打紧,可却被林雅等人窥探到他手下无人可用的窘境。回过头,林雅若是铤而走险……”
      张焕微微眯着眼,心中叹息。
      多年来,他和黄春辉二人一南一北,并称为大唐双壁。
    

第965章 戎马一生的背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