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是一家位于外环科技园旁的医院,地段非常偏, 但三面环湖, 是个疗养的好地方。


      一个多月前,一批病人由别处转移过来, 安顿在了住院部的加护病房里。自那之后, 顶部两层走廊就多了不少部队人士的身影——执勤的、看望的以及专家会诊。


      很多人对这批“病友”抱着好奇心,趁着查房或日常输液向护士们打听。负责加护病房那边的护士们嘴巴都很紧,总是笑笑岔开话题,愣是没透露过什么。


      但这不妨碍她们内部的议论。


      事实上,这批病人一转过来, 就成了护士们值班守夜永恒不变的话题,因为确实很特殊。


      他们之中的多数人身上都有伤口,大大小小, 有深有浅。这些伤口按理说并不致命, 在正常情况下,只要好好清创,好好做后续处理, 会愈合得很快。


      可事实并非如此。


      这批病人身上的伤,哪怕一道浅表层的小口子都忽好忽坏,反反复复。更别提他们的体征数据了,就一个字——乱。


      监测仪屏幕上的波动每天都让人心惊胆战。


      单从数据来看,护士们常常上一秒怀疑他们的免疫系统全线崩溃了, 下一秒又觉得他们健康得不得了。


      一个月下来, 这批病人都还活着, 但小护士们心脏病快被搞出来了,想到要上9楼就头大。


      这批让护士们头大的特殊病患不是别人,正是真人入系统的那一群。


      他们之中,初始监考官占了大多数,小部分是后来加入的考官以及考生。林林总总,一共53人。


      大部分病人都在前两周陆续醒来,配合医嘱做修整和调养,但还有几位始终没有要睁眼的意思。于是这几位的病房就变成了打卡圣地……


      周五夜里,负责值班的护士小李例行公事来查房。


      她拐过走廊,看到902的病房门虚掩着,床上的被子隆成一个长条,乍一看像有人卷裹在里面睡得正香。


      “……又来了。”小李没好气地咕哝。


      她上过好几回当,早就有经验了。门都没进,端着药盘转头就要去抓人。


      部队安排在这里执勤的兵来来回回就那么些,守了一个多月,跟小李已经熟悉了。他们见怪不怪,目不斜视地继续在走廊站着。


      只是当小李看过来的时候,906门外的两位瞥了瞥下巴。


      小李风风火火就冲过来了。


      门一开,果不其然,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抓着一脑袋乱发站在病床边,正弯腰看着监测仪上的数据小李没好气地说:“你怎么天天往别人房间窜?”


      男人听得一脸牙疼,嘶了一声说:“小丫头,行行好,别叫这种数字代号,一定要叫的话还是叫1006,不然我老反应不过来串戏。”


      小李愣了一下,下意识问道:“为什么?”


      刚问完她就想起之前主任一句叮嘱。


      他说这群转进来的病人大多是部队出来的,之前几年一直在某个特殊地区执行任务。据说那个地方的环境跟这里区别很大——逼仄、沉闷、死气沉沉,还有严重的时间差。以至于这群人离开之后,全身脏器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生死门外徘徊了十几圈,可以理解为另类的水土不服。


      总之,那绝对不是什么美妙的经历,甚至会给人留下心理阴影。所以呢,关于这群病人过去的事,能不提就千万别提。


      于是小李立刻把话咽回去,改口道:“那我叫你什么?”


      “高齐。”


      小李点了点头说:“行,我记住了。”


      高齐摆了摆手又说:“算了,也不用记了,我明天下午就要走了。”


      小李闻言一瞪眼,哗哗开始翻表单:“你要出院了?我没看到登记啊。”


      “还没登记呢。”高齐朝门外一努嘴说:“不止我,我们这一帮伤好了的差不多都要走了。”


      “这么急着走干嘛?”小李纳闷地说。


      “部队规定啊姑娘。”高齐说:“前几年呆的地方太复杂了,要经过一段审查期确认没问题了再回原位,决定是升还是降。”


      他说得不算很详细,小李也没有多问,只点头说:“怪不得今天各个都来串906、907的门,比我上班打卡还勤快。”


      高齐说:“来告别的嘛。”


      小李嘀咕:“反正不能这么多人都来。”


      她想说病人需要休息,人多不好。但转念一想,906和907的两位压根就没醒过,也就谈不上休息了。


      “他还有a……哦,907要这么躺到什么时候?”高齐用下巴指了指病床。


   &n

162.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