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戴胄的年纪同魏征相仿,只是他看上去更加沧桑一些。
      在他的额间隐隐藏着几根银发。
      虽然他被闲赋在家,但他却没有闲着。
      此刻他的手里正捏着来自于汾口渠的官报。
      这是陛下私底下交给他看的,目的只有一个,务必保证大唐的国库不瘫。
      汾口渠的灾情,比想像中的要轻一些。
      这让戴胄松了一口气。
      其中的曲折,戴胄心知肚明。
      家里的余粮的百姓,在面对这样的天灾的时候,少了慌乱,取而代之的,便是齐心协力。
      万众一心,就算是天大的灾难,也会渡过去的。
      因为殿下吧。
      往些年殿下的性子更加跳脱一下,转眼前,竟长成让人仰望的模样。
      不知道豫章殿下,如今怎么样了?
      “戴尚书,陛下手谕,宣您即刻回宫述职。”
      张三德的话打断了戴胄的想法。
      现在大唐面临的问题只有一个,路。
      一条宽整平坦的路,不仅仅是长安,而大唐各处。
      只有有了路,大唐通往各地的消息才不会滞后。
      就拿灾情来说吧,有了路,运出去的军需物才会更快地抵达。
      这无形之中,将提高大唐的经济命脉
      到时候,豫章殿下也能轻松一些。
      哦对,他记得豫章殿下最近挺喜欢黄金的,这有了路,殿下赚取黄金的路子,又多了不少。
      戴胄喟叹了一声,只是,这路……修起来谈何容易。
      远在汾口渠的萧钰此刻并不知道一代名臣戴胄正念叨着她。
      她押着崔赋岳连同近城崔家里身负血债的人,一同去了汾口渠。
      洪灾她是经历过的。
   &nbs

第411章 推下去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