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虱子哭的稀里哗啦。
      萌萌哒的小脸上,眼泪、鼻涕一起流。
      “小虱子听话,在师公这好好待着。要不了多久,师父就会回来了。”
      “呜呜呜,我不,我就要跟着师父您。”
      听到小虱子这么说,白一彪吃味了。
      “哎!你个小白眼狼,吃你白大爷的,用你白大爷的,临了拍拍屁股就走?”
      “哈哈,少东家你太逗了。”
      “孩子和朝升亲近,这是他们师徒的缘分。”
      “路过,也是缘分;留下,或许注定。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老犟头吃斋念佛,一段释家揭语信口就来。
      白家老爷子此刻也给出了意见。
      “孩子是去是留?还是让朝升这个做师父的来决定吧!”
      我来做决定?
      杨朝升瞅着装成了一个小可怜的小虱子。
      “得,那就带上吧!”
      “噢耶!”
      小虱子学着师父曾经做过的手势。
      他眨巴着狡黠的大眼睛,小脸上瞬间阴转多云。
      “师父,等我一下。”
      “中。”
      这就是个小机灵鬼,肯定是去收拾东西去了。
      得这个空。
      杨朝升到白宅西跨院训练场,从武器架上拎走了一根短柄黑缨枪。
      他拿在手里耍了几式花枪。
      黑缨枪的枪尖在暗淡的月光下,闪烁着迫人的乌光。
      杨朝升来到白老爷子面前,把黑缨枪亮了一亮。
      “师父,这杆枪我借用一下。”
      “借什么借?送你了,拿去防身吧你叻。”
      没得说,白老爷子确实很局气。
      “这是杆仪枪,据卖枪的人说,可能是从唐代传下来的,最迟不会下于五代,你拿着防身正好。”
      这杆黑缨枪是白一彪收回来的,就这杆枪的历史,他开始讲起了古。
      以杨朝升鉴宝大师的水准。
      他一眼就看出来,这杆黑缨枪到不了唐代,也不是五代时期的,它应该是蒙元时期的产物。
      它更不是什么仪枪,而是一杆投枪。
      当然,杨朝升此事他不会说出来。
      今儿,他带给白家父子的震惊已经足够多了。
      俗话说,过犹不及。
      ……
      师徒俩,回望黑夜中的四九城。
      这座矗立在北地的历史名城,华夏古都。
      在历经了多国侵略者的荼毒,军阀的混战和倭国的疯狂入侵后。
      现而今,四九城的城墙已然是满目疮痍,破败不堪。
      小板儿爷用自个儿的脚丫子,对这座城市丈量了有三年多,城市里的道路交通和犄角旮旯那是烂熟于心。
      他很轻松的带着小虱子,从城南一段倒塌的城墙上攀爬出城。
      一个半大小子带着一个萌童,他们冒充成了流浪的孤儿。
      一路上,要避开层出不穷的倭国蝗军、汉奸伪军的巡逻队和它们设下的炮楼哨卡
      杨朝升带着小虱子,走的大多都是些荒芜人烟的偏僻小路。
      就这么昼伏夜出的走了半个来月,也没走出冀省地界。
      “咋样?冷吗?”
      “不冷。”
      “累吗?”
      “不累。”
      “苦吗?”
      “跟在师父身边,一点也不苦。”
      小虱子被老棉袄包成了个大粽子。
      他的声音还是那样的软萌,那么的招人疼。
      嘿!人小鬼大。
      杨朝升当即赏了他一个摸头杀。
      ……
      

第二十章 旅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