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下的这个小村子人口不多,一共也才十来户,一听说来了一个从大城市来的年轻小姑娘都站在老伯家门口观望。
南絮也不怕生,大大方方的和他们打招呼,没一会儿,一群人就各自搬着凳子来到院子里乘凉。
南絮听着他们说山里的故事,礼尚往来作为交换,也会讲一些城市里的玩笑话给他们听,他们大多数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他们留守在村子里,一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大概就是老伯经常去换山货的小城镇。
这些人甚至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网络村子里电灯都没有通,用的还是煤油灯和蜡烛,吃的是水井的水。
“路不好修,政府想把我们村子的人都迁出去,可是我们在这住了一辈子,哪里舍得离开,好多年轻人都出去,为了我们这十来个半条腿踏进棺材的老人去花大钱修一条路,实在是不划算,我们也就拒绝了。”
老伯叹了口气。
南絮低下头沉默不语。
像这种村子的情况,不少深山里的人家都遇到过,这些少数民族散落在山里面,一个村子也就十来个户人多一点的,上百户都已经很吓人了。
但是那种大一点的村落,基本政府上都会帮他们修路通往城镇,只有这些加起来都不到上百人的小村子会实施迁移搬到城镇上去住,年轻人倒是非常乐意,只有这些老年人一辈子住在山里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年纪大了就不想挪窝,大多会慢慢老死在山里。
“我们本来就是大山的儿女回归大山,这是最好的选择。”
有一个老人家看见气氛凝固下来,他连忙出来缓和气氛。
南絮的心态到底不如她的外表那样年轻,她的身体里可是住着一个九十岁高龄的老灵魂,真要算起来,比在场所有的老人家都要大。
自我调节能力强,低落的心情一晃而过,她的脸上立刻洋溢出了笑容,开始转移作为老人的注意力,开始继续说城市里的有趣事。
经过几天的颠沛流离,加上各种的交通工具,虽然身体各种酸痛,但是收获了不少故事和一群老人的善意,这一夜她睡得非常踏实。
第二天,南絮睡到日上三竿才被叫起来,吃了一顿山里的早餐,他拿起小包袱和村里的各个老人道别,踏上了前往空桑山上的路。
这个村子和空桑山一样,南絮也是第二次到访,那一次是一九二八年因为受伤,被这个村子里人救下来。
救她的人都已经化作一堆白骨黄土,她决定等出了空桑山,祭拜父亲的时候也写一篇悼词烧给当年救助过她的那些村民。
踏上通往山间的小道,南絮走了大概两个多小时,停在连绵起伏不断的青翠山脉前,凭着记忆找到一个被各种藤蔓挡住的山洞。
“看来我的记忆没有错。”
这个洞口非常的窄小,只可以容一人爬进去,南絮拨开藤蔓,点上一根蜡烛,橙黄色的火焰一直燃烧着,她估计里面通风并没有有害气体,这才慢慢的开始往里面爬。
&nbs
第四十九章 入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