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学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而偶像出发再有一个星期就要结束录制了。
大学的教材在官网上都可以下载,还有各种公开课。
因此,徐坤打算把开学前的空闲时间,都用来预习大学的课程,进行自学。
当他开始投入自主学习之后,小乖的作用就被清晰的体现了出来。
无论他需要什么课程和资料,小乖都能在第一时间帮他找到。
在小乖、刀仔以及聪明药的辅助下,徐坤的学习效率堪称神速。
但大学阶段的课程要比高中难得多,他用了三个晚上,才只把《计算概论A》和《高等数学A》两门课程啃完,《线性代数A》才刚刚开始啃。
不过,即便如此,这个效率也已经足够恐怖了。
毕竟徐坤每天只有晚上才能抽出时间来学习,白天他都要在摄影棚盯着排练。
等到节目录制结束之后,他的学习时间会大幅增加,效率还会进一步提升。
他大致做了个预估,在他开学报到之前,差不多刚好可以把大二阶段的课程全部学完。
大二阶段的核心课程就已经学到《算法设计与分析》了,大三阶段就可以进入到《操作系统》的系统性学习阶段。
提前预习到这一阶段,也方便为徐坤后续拿出混沌操作系统做个铺垫。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很快就来到了节目录制的时间。
在节目排练的时候,节目组也没有闲着,一直在卖力的宣传。
这一期节目的内容是败者组的竞演,很多观众都不太感兴趣。
但节目组提前爆料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败者组的选手,在这次竞演中的表演曲目,全部都是出自徐坤之手。
这一消息顿时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兴趣。
徐坤的创作能力是所有观众都有目共睹的,甚至很多观众都是冲着徐坤才来看这档节目的。
按照节目流程显示,败者组的竞演徐坤不会出现,不少观众都没有观看这期节目的打算。
可在得知徐坤一手提供了败者组所有选手的竞演作品,而且会亲自来到现场观摩后,观众们的观看热情迅速暴涨。
三天的时间里,节目频繁登上热搜,每次都有无数观众好奇打听,徐坤都拿了什么作品出来?
是新歌还是老作品?
都会是什么风格?
败者组的选手能演出徐坤作品的精髓吗?
观众们有着无数的疑问,也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当败者组竞演的录制开始后的一分钟内,就有五千多万观众涌入了直播间,热度瞬间爆表。
后台的钱导演已经开了一瓶红酒,边喝边看了。
他对于节目的数据很满意。
“导播,多给徐坤镜头。”
他向导播吩咐了声。
观众是冲着谁来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导播心领神会,于是,节目准备的阶段,几乎每隔五六个镜头,画面就会切到徐坤这边,给他一个特写。
作为本场比赛所有作品的创作人,徐坤的位置被安排在了四位导师的中央。
虽然他的身份还是选手,但从节目组到观众,已经没有一个人再把他当成是普通选手了。
大家都清楚,节目结束以后,他肯定会一炮而红,成为华语乐坛最璀璨的新星。
&nb
第134章 你在怀疑我坤神的创作能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