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人是镖师?”
      “哪儿来的?”
      张梓若的徒弟们不放心,七嘴八舌地发问。
      “我听说有的镖师可是那个——”王家的媳妇立起手掌,朝下一挥,做了个砍人的手势。
      “这种人本身就危险着呢!”
      “这人靠谱吗?”
      李大妞爽快道:“放心,我都问了。他是靠山村的,叫做姜恩。”
      张梓若招呼她来一起吃饭。
      李大妞坐在她身边,把顾八爷细心交代的情况一一道来。
      “我爹说,他年轻时,就是跟着姜恩他爹学的拳脚功夫,跟着跑镖。
      不过有一次遇到劫匪,险些丧命,家里人担心,不让去了。他才断了这条路。”
      “虽说镖局跟官府,还有——”李大妞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和那些人也多少都有些门道,但姜家父子都是可靠的人。”
      “姜恩他爷爷是被府城镖局自小收养的,打磨了一身好功夫。
      十几岁就跟着人去跑镖。是镖局里数一数二的人物!”
      桌上的人惊呼:“府城的镖局!那可了不得啊!他咋到靠山村来了?”
      “就是!村里的人但凡有点钱,都想搬到县城里去住!府城是见都没见过。他咋还从府城跑到村里了呢?”
      李大妞嘿嘿一笑,乐津津地和大家分享,她从顾八旦那里听来的八卦。
      “姜恩爷爷跑南闯北的,不知怎么认识了外出探亲的靠山村姑娘。
      他们彼此有意。姜恩爷爷孤身一人,也不在乎那么多,干脆做了上门女婿,落根在靠山村。”
      “竟是这样!”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李大妞说起事情,饭也顾不得吃了。
      “这姜老爷子有了子孙,也都从小教导磨练武艺,孩子长成就送到府城镖局去跑镖。”
      “我爹说,他学的都是些粗使功夫,跟人家没得比。
      但姜家人义气,愿意带着他入门跑镖。也没少照顾护着他。
      那次遭匪,要不是姜恩他爹相护,他就没命了!
      正是因为姜家人诚信讲义气,功夫又好,所以他们在镖局名声很好。
      无论送多少子孙过去,都很受欢迎!”
      “要是人不靠谱,我爹怎么会把人推荐给师傅?”
      众徒弟这才安了心。
      张梓若笑道:“等回去后,替我谢谢八爷爷。劳他费心。
      等会你带点粮食回去,习武之人胃口大。不能我找个人,倒让你们出粮招待。
      快吃饭!吃完后,回去告诉八爷爷,我明日一早我就过去。”
      “哎!谢谢师傅!”
      李大妞谢过后,坐下吃饭。
      沈数奇怪道:“师傅,孩子们读书不是只要背背文章,写写字就行吗?干啥还要找武学师傅?”
      张梓若问他:“你说,将来到乐园游玩的人多了,你们挣的钱会不会更多?”
      “那肯定多!”
      沈数呲着牙笑,一桌徒弟们想想将来数铜板数到手抽筋的美好日子也都美滋滋的。
      张梓若又问:“我们整个村子都有了钱,发了财,这事遮得住吗?打不打眼?
      若我们大家没有一点自保能力,是不是别人眼里的肥羊?”
      众人陡然一惊,背上隐隐约约冒出汗来。
      “这、那我们不开了?”
      王水心生胆怯。
      其他人纷纷唾弃他。
      “那咱一辈子就是个穷命!到了县里孩子嗦着手指,咱连个素包子都买不起!”
      “若是一家发财,自然打眼,可咱整个村子发财有啥可怕的?咱一个村子300多户人呢!”
      “那些老爷只不过来了一日,咱们家家户户就赚了20多文!
      要是以后来有更多的贵人,你算算咱能赚多少?
      就这还不算咱们卖东西赚的钱!咋,你舍得把钱往外扔?”
      王水连忙把头摇得拨浪鼓一般。
      他们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可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攒不了几个铜子儿,只不过是活着罢了。
      家有喜事的时候,顶多去几个村的集市上,买点红布。
      割一块肉回来,往往也就是汤里都有点味儿尝尝,肉在房梁上挂好久都还舍不得吃。
      他们本就没什么赚钱的门路。自县太爷设了路障后,连去县城卖柴卖菜,也都变得不易。
      好不容易,师傅带他们打造了一个能下金蛋的母鸡
      让他们坐家里也能收钱。
      这两日父母妻儿都乐得合不拢嘴,无论去下地,还是做手工,都高兴地直唱:
      “蜂戏花瓣中。蜂戏花瓣东,蜂戏花瓣西……”
      要让他放弃到手的好日子,再回到从前,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王水瞅瞅一屋子的师兄弟姐妹,尤其是自己波澜不惊的师傅,他颤抖的心渐渐归位。
    

第65章 好手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