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余万里停药后,身体逐渐恢复。
      他对余熹微总是很热情,很偏爱,不知道是内心愧疚,还是出于对杨晴光的怀恋。
      但是余熹微只会客气地叫他一声“父亲”,从不开口叫“爸爸”。
      有一天,余万里弄来一个保险箱,准备把余熹微的虹膜设置为最后一道密码。
      余熹微心想,终于还是来了!
      施然前一世为了开这个保险箱不惜把她弄死!
      她好奇地问余万里:“保险箱里您到底要放什么?”
      余万里“唰”一下拉开抽屉:“喏,放这些。”
      发黄的奶嘴、长命锁、出生证明等等。
      余熹微:“这是……?”
      余万里笑得开心:“这是你小时候的东西啊!”
      ???
      余熹微:“保险箱里就放这些?”
      “对啊!”
      “等等,那可是保险箱啊,就这?”
      “我觉得它们是宝贝,我套几个保险箱都可以。”
      余熹微:“……”
      可以,这就是有钱人的思维。
      前一世施然最后费尽力气打开了保险箱,不知道露出了怎样的表情。
      事实上,那枚镯子才是关联着“余潮生”股份的关键物品。
      老一代写下过合约,白纸黑字。
      余熹微不费一兵一卒,顺理成章地成为“余潮生”的股东之一。
      九月,研一新生余熹微喜提开学。
      重新回到校园当学子,余熹微心情无法言喻。
      尽管电影大学有很多明星学子,但余熹微仍然是最受瞩目的那个。
      她才二十三岁,却已经是明星、创城老板娘、“余潮生”股东。
      这些纷杂的身份加在她身上,但余熹微没有忘记自己究竟是谁。
      她按时去报道,认真地跟每一个同学、老师打招呼。
      关于她的传言不攻自破,电影大学的人都在社交媒体上说,余熹微相当和善。
      开始学习生活后,余熹微的工作就相对减少。
      她现在完全靠公司分红来维持收入,必要的时候,少拍点戏、少上点节目影响也不大。
      人们管这叫“充电”。
      所幸,她还有囤积的待播作品。
      入冬后,《黑雪》通过审查,开始上映。
      余熹微爆发式的表演,感染力极强,受到了一致好评。电影大学的表演系甚至播放电影片段,让学生们学习。
      《黑雪》送到国外电影节参加比赛,国外开始有人认识余熹微了。
      还有很多国内电影奖项,《黑雪》都提名或者入围。
      颁奖典礼那天,余熹微还在学校。
      她下了课就连忙赶去机场,紧赶慢赶,最终还是晚了一点。
      预定她的红毯顺序一直后延,她变成了最后一个。
      记者媒体们在寒风中等得瑟瑟发抖,终于等来了她。
      有记者打趣:“余熹微,你怎么迟到了?”
      余熹微说:“老师拖堂了呗!”
      “嚯,余熹微你在抱怨老师吗?”
      “不敢不敢,”余熹微赶紧冲着镜头合掌求饶,“我最喜欢上我们导师的课了!”
      没一会儿,电影大学硕导拖堂、余熹微像极了卑微的我几个词条都上了热搜。
      典礼开始后,逐一宣布获奖名单。
      《黑雪》囊括了最佳导演、最佳剧情等多个大奖。
   &

番外1 开学+颁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