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华伟被分到了一班,杨红梅在二班。易华伟班上三十九个同学,全国各省市都有,以四九城居多,闽、沪次之。
燕大没有校训,但蔡先生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还是影响了一代代燕大学子。燕大自从二十年代开始招收女生后,学校的女生比例在逐年上涨。
一班三十九人,女生就有十六人,这比例在整个学校都算很高了。
几个女孩子正悄眼打量着易华伟。
没过多久,一位三十上下的男人拿了一沓资料走了进来,环顾一圈,在桌上轻轻敲了几下,班里瞬时安静下来。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刘桂阳,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桂。从今天开始担任你们的讲师,以后你们在学习或者生活上碰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
刘老师拿起一根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名字。
这时候的教授不多,都是国宝级的人物,教授分四级,一级教授相当于省部级领导待遇,最高档次工资达到了345元,但文科没有设立一级教授。
二级教授相当于副部级干部待遇,最高档次工资
三级教授厅局级待遇,四级教授副厅级干部待遇。
副教授相当于处级干部待遇。讲师相当于科级干部了,最高档次工资有一百二十多。
见底下学生都正襟危坐,刘老师满意地了点头:“在坐的各位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让大家尽快熟悉起来,你们先做个自我介绍吧!谁先来?”
打量了一圈,看着易华伟,刘老师点点头手指了一下易华伟:“这位同学,从你先开始吧。”
易华伟有些惊讶,但并不怯场,落落大方地介绍起来自己。
“我叫易华伟,易经的易,中华的华,伟大的伟。我是四九城人,就住在南锣鼓巷,喜欢看书、音乐………,同学们放假需要导游的话我可以帮忙。”
班里女生看着剑眉星目、谈笑风生的易华伟不由好感十足。
刘老师:“好,易同学坐下吧,接下来谁来说说?”
“我叫陈忠和,胡建人,喜欢文学……”
“俺叫郭杰瑞,安徽的,喜欢………”
…………
待所有人自我介绍完后,刘老师又让同学自己选班委。
所以,第一印象还是很重要的,易华伟凭借一张人畜无害的小白脸在参选宣传委员时高票当选。
班长陈忠和就是那个福建小伙,中等个,偏黑瘦,说着一口带福建腔的普通话。跟同学讲述自己从福州出发,先是轮船,后是敞篷车,辗转至江西上饶,才坐上火车,历时一周的过程,把没听过福普的同学逗得不行。
班团支部书记王丽红是个湘妹子,也是唯一一个,瓜子脸,一头长发,唇红齿白。
副班长付守东也是四九城人。
刘老师咳嗽一声:“好了,既然大家都互相认识了,接下来的的日子,希望各位同学发奋图强,齐头并进,可不要掉队啊。”
………
今天还没有正式开课,刘老师叮嘱了几句就走了。
易华伟在楼下等杨红梅下来一起去吃饭。
从五六年开始,学校实行饭票制,所有的学生免除学费,每个月还有十四块五的助学金,其中十二块是伙食费,两块五零用。
以前菜票还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甲菜有不少肉类,一角钱一份,丁菜四分。因为困难时期
第106章 开学(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