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文武庙。
重新归入沉寂。
跟白天时候的人山人海热闹景象。
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知道为什么。
除了道观与和尚寺,像民间一些庙宇,一到晚上,总给晋安一种惴惴不安的阴森感。
不管是过去的人生。
还是现在。
反正都给他不舒服的感觉。
如果按照民间老人的说话就是,庙宇不是寺庙,民间自己建的香火庙,最容易藏污纳垢,供奉来路不明的野神。
而这些野神,并非正统神。
都是些魑魅魍魉魃魈魁变化的,然后蛊惑民间无知百姓,祸害乡里,要吃童男童女或是妙龄少女以保佑一方平安。
这种邪性做派,一看就不是正神。
晋安魂儿飘到文武庙附近,看到晚上的文武庙虽然安静,但庙外亮有不少灯笼,有不少衙门衙役正在巡逻着。
这些衙役虽然是习武之人。
但都是些只练了三两脚武功的普通人,身上气血还不足以旺盛到影响晋安。
怎么说晋安现在也是身怀六丁六甲符的人。
有十二正神罩着。
我上头有人!
是正神!
不是野神!
岂是普通的元神出窍可比的?晋安连腰杆都挺得特别直了。
夜下笼罩下的文武庙,初看之下并无异常,即便到了夜晚,文武庙里的香火依旧旺盛,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晋安在今天白天时,就已从李言初处得知,文武庙有长明灯,长明不熄。
这里的长明灯,自然不是陵墓中的那种鲸鱼油长明灯了。
古人智慧博大精深,早早就已发明出长明灯原理,在石刻的莲花灯楼里,设置双层机关,让灯油能反复燃烧、冷却、反复燃烧的再循环利用。
虽然这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明灯。
但彻夜亮一晚是没问题的。
到天亮时再掐灭了长明灯。
明知文武庙里的青钱柳有问题,晋安自然不会鲁莽到直接进去,除非他犯浑。
晋安在文武庙附近观察一圈,然后找了个视野最好的地方,神魂开始越高,打算借着找到的这片空旷地势,一眼望尽文武庙内虚实。
他丈量过地势了。
现在找的这片空旷地势,正好可以看到青钱柳所在的位置。
而且两者足足相距有百丈远。
足够他谨慎远观。
晋安话特别的有底气。
晋安乐了。
“老道,你就不问问我为什么突然买下你所有黄符,又为什么阻止你去文武庙吗?”
老道士朝晋安眨眨眼:“老道我跑江湖大半辈子,虽然不懂读书人写在书上的那一套套大道理,虽然看了月余也没从读书人的书中发现有黄金,老道我就一俗人,只知一个俗得不能再俗气的道理,做人莫刨根问底,即便父子情深也会反目成仇,人生难得一回糊涂。”
“如果小兄弟你要说,自然不用老道我问,小兄弟你也会主动告诉老道我,现在不说,只是时候未到。”
老道士说完人已经出门,并急匆匆催晋安赶紧走啊,现在是庙会,外乡游客多,等下去迟了,恐怕早摊就没空位可坐了。
晋安看着毛毛躁躁的老道士,觉得老道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能一直安然囫囵活到现在,或许最大的仰仗并不是一身本领,而是他早已经看透了人心与复杂的人情世故!
人情老练。
活成人精了。
晋安这边才刚赞完老道士,等等,神特么的父子情深?
怎么总感觉老道士是在故意占我便宜?
其实并非是晋安不愿告诉老道,昨晚他所看到的一切,主要是还没想好以什么样的措辞告诉老道士。
元神出窍,一路夜游,这已不是普通练气士的本事了!
他身上的秘密终归是太多了,所以事事都需要他谨慎措辞。
自知被老道士占嘴炮便宜的晋安,和老道士一路拌嘴,吵吵闹闹,老道士就跟个老男孩,老顽童一样,心性年轻,总喜欢跟年轻人凑在一起。当这对一老一少喂完拴在院子里的贪嘴羊,刚准备要推门出去找食吃时,想不到大清早就有人来拜访他们。
嘎吱——
当老旧的木院门,随着从里面打开,站在门外,原本正要抬手敲门的冯捕头,先是一愣,随后朝晋安和老道士行礼:“晋安公子、陈道长好巧,这可是正要出门吃早食?”
“正好冯某也还未吃过早食,这些天一直都让二位为衙里奔不停,今日就由冯某请晋安公子和陈道长一顿。”
“德善楼,八宝鸡?”
老道士一直对八宝鸡的醇香美味念念不忘。
冯捕头苦笑:“现在时日还早,德善楼还未开门做生意。”
等一行三人找到个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僻静,干净,没有太多外乡游客闹闹哄哄的早摊点坐下后,晋安看着脸色憔悴,完,蹬!蹬!
晋安和老道士齐齐搬着屁股下坐着的长条凳,远离冯捕头几步开外,一副震惊的看着冯捕头。
想不到冯捕头你是这种人!
冯捕头请自重!
冯捕头懵了,然后脸黑的赶忙为自己辩解。
直到早摊老板端上来几笼包子,晋安和老道士这才又重新坐回来,一边吃,晋安一边看似漫不经心的问一句:“冯捕头,你在昌县任职多久了,可有十年时间了?”
“冯捕头对文武庙的了解,又知道多少?”
“是否详细知道十年前,文武庙青钱柳一夜神异的事?”
冯捕头咬一口肉包,又呼哧喝一碗温烫豆浆暖身子后,思索道:“十年前的冯某,还只是一介小小武夫,并不在昌县当差。冯某是直到近几年,因为昌县新知县上任,衙里人手不足,府里这才把冯某调任到昌县做了个捕头。”
“对于文武庙与十年前的事,冯某知道的并不多,只有上任知县才清楚吧,对了,赵捕头应该也清楚此事。赵捕头是昌县当地人,十年前的事,赵捕头应该会知情。”
冯捕头一边思索,回忆起更多记忆,一边继续回答道:“对于青钱柳,冯某虽不是很清楚,但几年我出于对青钱柳的好奇,也曾查阅过县志和案牍,这青钱柳似乎牵扯到几个朝代之前。”
“几个朝代之前?”晋安大感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青钱柳的树龄已有千年。
若真说起来,千年的时间,放在一些龙脉气数短的朝代,已经能更迭三四个朝代了。
“根据县志上记载,昌县在几朝之前,曾出过一名大儒,不仅学识渊博还能善骑射,为驱逐外族入侵,战死沙场。好像文武庙的建立,就是跟这名大儒有关,被民间奉为气节高尚。”
“但这事毕竟过去太久,而且关于几朝之前的事,只是被隐晦模糊提及,所以冯某知道的也就只有这么多。”
大儒吗?
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
这个世道,能当得上大儒这个称号的,可并不多见……
提及儒士,晋安便想到昨晚元神出窍见到的诸多种种,于是又问:“冯捕头,昨晚衙里有没有接到一个报案,说是在一个赌档里有一名赌徒,意外跌倒猝死?”
冯捕头惊讶望一眼晋安:“倒的确有此事。”
“但这案子并非由我经手查办,冯某今早回衙里述职时,只无意中听几位衙役在闲聊中谈起过。”
“怎么,晋安公子可是认识死者?”
晋安深呼吸一口气。
果然。
昨晚看到铜钱叶片吸光人阳气,魂魄,并非是假!
三人吃几笼包子,也吃不了几个钱,最后是晋安付的铜子,这些铜钱自然都是干净的铜钱。
不是黑钱。
……
当在离开早摊后,一行三人并未马上回住处,而是改道先去城墙方向。
在吃包子期间,晋安已经问过冯捕头,昌县的每座城门城楼上,的确都有一件镇器,都是太极八卦境。
然后晋安向冯捕头提出,想要亲自看一眼昌县的这些镇器。
冯捕头倒是不疑有它。
他现在比信张县令都还要信任晋安公子,毕竟晋安公子多次救过他性命,俗话说的好,救人一命如再生父母,更何况晋安公子救过他数次,虽然每次跟着晋安公子总会伤上加伤……
当检查完所有城楼,果然全被晋安猜中了。
那些镇器,已全都被泼了污秽黑水,灵性丧失。
当冯捕头看到这些被人恶意泼污水的镇器时,很是大怒,但因为职责不同,这些城楼的兵丁不归他一个捕头管,所以冯捕头也是无可奈何。
那些个兵丁对于镇器被毁,态度表现得满脸无所谓和不耐烦。
看着离开的三人背影,这些守城门的兵丁,反而还一脸的莫名其妙。
“多管闲事,不就镜子吗,脏了拿布条随便擦擦干净就行,又不是多大值钱东西,搞得好像我们这些每天头起昨晚发生事。
他总不能说,你们城楼上的其中一块太极八卦境是我弄坏的,所以我才能发现昌县镇器出了问题?
那他可真是太优秀了。
&nbs
第109章 书生忠义与谁论?骨朽犹应此念存(8K大章,求订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