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匡胤建国,面对的就是这种局面,要想稳定,首先要根除武人军阀集团乱政的毒瘤,重文轻武就成了最优选项。
      宋朝廷对武将防范之严,是历朝历代不可比拟的。
      张士勋心里清楚,作为一个空降者,他要想凭一己之力打破这种限制,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除非……
      王栋从穿越那一天就撺掇他做皇帝,也许,这家伙早就看透,在宋朝的框架下,是不可能让这个民族更强大的。
      宋朝面临的环境非常糟糕,北方有两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契丹和辽国。
      要命的是,燕云十六州不在大宋手里,自古以来这些地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北部边境天然的防御屏障。
      失去燕云十六州,意味着中原王朝直接暴露在强敌面前。
      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本应该改弦易辙,适当调整国策,加强武备,但宋朝廷依然固执地所谓的重文轻武政策,这就为北宋灭亡埋下了祸端。
      早饭后,第一军整装出发,一路向西。
      出京两天,全军上下对军主的无厘头已经习惯了。
      不管朝东朝西,或者朝南朝北,都是军主该考虑的,和小兵无关。
      什么?
      尉氏在西边?
      关我屁事!
      张士勋一路上都在思考,他骑在马上,脑子里正在纠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汉民族最耻辱的靖康之耻将会发生。
      有没有能力阻止它?这是个问题。
      如果朝廷能够让他放手一搏,张士勋有理由相信,他能够力挽狂澜,避免惨剧的发生,甚或展开有力的反击。
      并不是盲目自信。
      其他的抛开一边不谈,仅仅凭火药,他就能保卫东京城。
      在国家力量参与的情况下,大力生产火药,土法上马,制造手榴弹、地雷、火炮。
      钢铁制造不过关,没有关系,可以因陋就简,用其他材料替代,比如:手榴弹和地雷的外壳用石头代替。
      炮筒不能制造,老子不用炮筒,用抛石机替代,或者用后世那种没良心炮。
      办法多得很,活人还能被尿憋死?
      何蓟气喘吁吁跑过来说道:“军主,不能再往前走了,再往前就是新郑了。”
      张士勋好奇地问:“你怎么不骑马?”
      “有个士兵脚脖扭伤了,让给他骑了。”
      张士勋伸出大拇指,夸奖道:“何兄爱兵如子,正是我辈楷模。”
      何蓟脸一红:“爱兵如子谈不上,那个兵是我的远房侄子。”
      张士勋坐直身体,朝远处望一望,对一旁的传令兵道:“传我军令,停止前进,原地休息。”
      队伍停下来了。
      何蓟一屁股坐在地上,仰头问道:“军主,你这样绕来绕去的,是故意让朝廷看吗?”
      “没有故意让谁看。”张士勋挨着他坐下了,笑呵呵道:“出京一趟不容易,带着军队出来更不容易,既然出来了,就趁机逛逛,不逛白不逛。”
      何蓟盯着他看了好一阵,半晌才道:“士勋,你说的不是实话。”
      张士勋收起笑容,“老何,依你看,朝廷命我带兵出京,真的是为清剿杨天王吗?”

第421章 武装游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