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街总是怪事多多,13街的怪事多得让这条小小的街区远近闻名。
几年前,在百里之外的朋友问我:“泥巴,你们那地方的13街很有名气吧?
怎么连我们这里的男人,都往那里跑,那13街里,是不是有很吸引男人的妖精,或是狐狸精,13街是很有“玩头”的欢场吗?”
朋友满脸怪怪的表情,他边说还边用神秘兮兮的眼睛望着我,脸上露出邪门的怪样,并堆上几分**的笑。
当时,我听了朋友的问话,看到他不同寻常的表情,我心中很是诧异的同时,竟然哑然无语,内心瞬间黯然,我觉得很是懵懂。
确实,作为a地人,当时我竟然不知道一直生活的地方有个13街,还这么得有名气,有特色。
于是,随后我好奇地不耻下问,向周围的人们打探13街的位置与情况。
哦!一番打听,我顿觉惊讶,惊诧。
啊!所谓13街,原来是这里啊!原来是这样啊!
这不就是人们口中的“城中村”吗,这不就是人们口中所谓“逛花街”的所在吗?
这个地方,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我现在的家就住在附近呀,几分钟就可以走到所谓的13街了,只不过,我近年没空闲走进村里去而已,虽然近在眼前。
可是,13街怎么会成为远近闻名的欢场所在地呢?
这使得我,我——我也忍不住好奇了,想去探个究竟。何况,我周围的当地人,说起13街时,话语闪烁其词,吞吞吐吐,表情个个都是怪怪的,好似13街里,不是有鬼,就是有不便言说的事物似的。
所谓13街所在的村庄,我是再熟悉不过了。虽然我不是这些村里土生土长的人;但三十多年来我常常从村前村后路过,甚至村里之前我也到过许多次许多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见证了这些村的变化与发展。至少,该处村落的旧时模样,今日呈现,我是一一目睹了。
当然,近些年我忙于生计,总是行色匆匆,四处奔波,13街这片城中村,我没去涉足。
七八十年代,13街所在的地方,不过是a地一处很不起眼的小村庄,村庄既小又陈旧,显得零零落落,全是土墙灰瓦,曲窄巷道,灰尘泥路。
虽然村庄距县城很近很近,不到二里路,但六七十年代,那时代,a地这样的村庄不少。所以,13街所在的村庄,在当地人的眼里,就是一处毫无引人之处的普通小村庄而已。
八十年代,我到县城上中学,每个星期都两次路过此村,几年如此。
不过,讲真,那时我一次也没走进这村庄里。何必进去呢,站在路边一望,小破村便一目了然,没什么引我进去看的风景。
即便有时尿急,我也不想进村里找厕所,毕竟村里可能会冷不丁地跳出恶狗。所以,肚子难忍时,我就近到田地里方便喽。何况那时,该村的前前后后,都是一片片的田野,地里的作物长势茁壮。
九十年代初我再路过此村,村庄发生了变化,很大的变化,村庄前前后后的田地,被开发了,处处是建筑的鸣响,处处黄灰飞扬。
不过,没有多久,一幢幢高楼在此处拔地而起,呈现一条条道路宽敞又明亮。随即,该处村落,摇身一变,变成崭新的城中村。
随即,该地已经被冠名为响当当的“开发区”。
变化神速啊!
随后,我到他乡闯荡了几年,没想到我再回故乡,开发区竟然是“虹灯区了”。
“虹灯区”——人们口中的虹灯区,我作为一个年轻男人,少不了会去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
我一步入“虹灯区”,忍不住地惊呼:
“哇哇!哇哇!”
这虹灯区还真是应有尽有,灯红酒绿,美媚一街,人来人往,热闹非常,风流无数。这里,一时之间名声大噪,被称之为小香港,花都柔乡。
随即,村民的高楼一层层加高,人流四面涌来,各行生意日益兴旺。
可是,也许是盛极必衰吧,或是名噪招损?
没多久,虹灯区便被扫黄的铁铲,扫去一片繁华,霓虹灯不再闪烁,一处处披着发廊,按摩店外衣的场所被叫停,大摇大摆袒胸露背的美媚们顿消形影。
我以为,a地从此再无香色艳景了。我以为a地不会成为旧时代的花街柳巷了,曾经的虹灯区,将从此淡去,消失。
可是,不知是命运,还是鬼使?我竟然到曾经的开发区,被冠名虹灯区的城中村开了一片小店来维持生计。
开店之后,天长日久,所见所闻,我终于明白,这里——曾经的虹灯区,为什么被人们戏称之为13街了。
“13街”,是不是一种符号,是虹灯区的代名,或是一种特殊的名称?
或是,是人们习惯于赶街,而这种赶街,又是一种很特别的方式?
或是,到这些地方来的人,像赶街子一样热闹,人来人往?
自古以来,我们听惯了二街,六街,八街,熟听到研和街,大营衔,上村街。这些都是昔日村民们去赶街的地方,有固定日子,有先后顺序,充满着乡土气息与浓郁的土特产味道。
&n
第145章 13街妖里妖气的站街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