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民只是种田,种田!
农民,谁敢不乖乖做农活,队长羞死他,爹妈骂死他,乡亲们笑死他。
现在好了,农民,少有人种田了。有些地方,甚至想种田,都没田了。
这样可好,这样可好!
想打工,就打工。想经商,就经商。想逛逛,就逛逛。想混混,就混混……
反正,天高皇帝远,生产队长早作古,再没人来管你,再没人来说你,笑你,骂你……
只要你,别混进监里去;只要你,能今天混过,明天再混过,你想怎么混,就怎么混,想怎么活,就怎么活。
这是自由的世界,这是自生自灭的世界,这是农民,亘古未有的自在世界。
瞧,天刚亮,乡村公路上,各种车,各种摩托,络绎不绝,声势浩荡……
村里人,他们都是从乡村里,奔进城里啊,这阵状,俨然是“攻城”的大军,潮水般涌进城。
只是,他们中,有的去城里上班,有的去城里做买卖,有的去城里探行情,找活做。
可是,有的人,就是去城里游荡,去城里混混。
反正,大家都混吧,看谁混得强。
只是,偌大的村庄,一下空荡荡,空荡荡。难怪,村里现在不要治保主任了。
阿俊,就是到城里混的人。
看看他,身材清清瘦瘦,脸容白白朴朴,仿佛,他在村里吃不饱,要来城里觅食。
他那双手,细长纤弱,是那种从不干农活的手,不属于农民的手。
不过,他一双眼睛,既贼眼闪闪,又鬼精鬼灵。池这双眼睛,在配上他高挺的鼻梁,又镶嵌在尖尖的瓜子脸上,使他出奇得秀气,秀气得像个娘们。
阿俊,他刚读完职中,什么实用的本领也没学到,生存的能力,他只有在瞎混中寻求了。
他还这么小,十八岁,是一个正宗的小乡巴佬。他该怎么混呀,怎么混才能混出一条生路来,怎么混才能混出一片天?
现在在城里,不知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乡巴佬。少的,年轻的,老的。这些乡巴佬,当然有男人,也有女人。各有多少,恐怕没法统计,也不好统计。
不过,你随便选一条街道,举目望去,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闪动在街上的乡巴人,大概不会少于正宗城里人吧!
乡村这么多人到城里,他们做什么呢,怎么混呢?
那还用问,俗话说:鸡有鸡路,鸭有鸭路。反正,都有混头,都能混。
这不,小乡巴阿俊,就很会混。
我认识阿俊时,他虽然年轻,但他的精灵,给我这位老乡巴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很少说话,嘴不动,但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他来到我的小店里,与我坐在一起,半天了,他不说话,也不参与娱乐。
还是我这老头,忍不住与他攀谈。其实,当时我是想教训他几句,好意劝他去做事,不要年纪轻轻,游手好闲,来我这里闲坐。
话题一打开,他竟然与我侃侃而谈。原来,他是离县城九里外的李村人,职中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再说,他没有技能,干重体力的活,又难承受。他想多走走,多看看,找到自己能做的。
他父亲早逝,村里只有母亲与他生活。母亲在村里很能干,几亩田的农活,她一个人就做了。所以,她让儿子去外面闯闯。
听阿俊这么一说,我对眼前这位小乡巴,不由地产生好感,正眼地望着他,给他端杯茶水喝。
我想,这是一个有个性,有思想,会有作为的青年。
此后,断断续续,阿俊会来找我,或与我聊天,或给我凑凑人数,跟客人打打小麻将。
不想,这小子,心灵手巧,麻将打得“贼好”,他竟然十打九赢。
从麻战中,我看他沉着,冷静,善于观察,果断出牌。牌品即人品,我断定,这小乡巴,不一般。我断定,这小子,会有出奇之处。
果不其然。半年不见阿俊,他一来我店里,就喜形于色,一定要请我们全家吃一顿饭。
他的理由,还满充分。他说:“泥巴大哥,我很感激你,从内心感激你。其实,之前,我对你说了谎话,我骗了你。
我爹,是被我气病,气死。小时候,一直以来,我很调皮,甚至很坏。我做了许多错事,惹了许多祸。
我到你处溜达时,正是我刚从少管所出来不久,我只想瞎混混。
是你那天开导我,打动我。于是,我决定找事做。现在,我跟着堂哥,去做装修,苦点累点,心里踏实。每月,还有一千二千的工资呢。”
第156 小乡巴发家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