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章 冠军到手[1/2页]

重生之工业狂潮 滨海观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个人赛结束的第二天,由组委会负责、技校配合,调整操作车间赛区设置。
      又运来一批机械,布设好8个加工区域,并用板材进行了隔断,避免相互影响。
      晚上利民机修厂的员工们加班到半夜,才把机械校好,一切工作就绪。
      第三天,蓝市第一届“东华杯”机加工职业技能大赛团体赛开赛。
      对大赛规则,8家团队已经清楚。
      上午9点,各代表队集/合入场,先由领队抽取顺序号,顺序号也是工位号。
      抽完顺序号之后,进行比赛项目的抽取。把12个带序号的乒乓球放进摇号器里,转动搅乱后,一个小球滚了出来,3号。
      然后工作人员开始发放3号项目的图纸和材料。
      3号项目,实际是一个齿轮减速器的压缩版,零件包括箱盖、箱座、齿轮、轮轴等,齿轮又分传动、从动等几个类型,轮轴也有输出、输入和定位轴之分。
      发放的材料中,有箱盖、箱座和各种齿轮的毛坯,棒料,还有组装用的螺栓、簧垫等。
      加工工艺涉及车削、铣磨、钳装,4个小时的比赛时间比较宽松。
      各队领队开始分派任务,各区域响起了机器的轰鸣。
      操作车间中,有裁判巡回检查,甚至有选手去厕所都派了人监督,难道是担心从外边带进来加工好的零件?
      中午的时候工作人员送来了盒饭,有的队员吃了几口,有的停不下机器,干脆没动筷子。
      下午一点钟,裁判吹响了哨子,比赛结束,各工位的机器停止转动。
      然后就见车间里进来一批工作人员,抬进来一批电机、皮带、桁架和一瓶润滑油。
      各代表队有点懵,这是干啥?
      裁判把各队领队叫到一起,大声说道:“静一静,大家都应该知道,你们加工的实际上是一台精简版的减速机。下面就要组装并开机测试,谁的作品好,试一试才知道。”
      接下来,裁判招呼各领队来领取电机,要求各参赛团队把加工完的作品装上桁架,注入机油、连上电机,开启电源。时间是10分钟。
      弄好后,裁判要求各领队留下,其他人员离场休息。
      下午三点的时候,裁判给各个机器停机,评委开始进场,据说5位评委是从燕京科大、蓟市大学、赵省理工请来的专家教授。
      各位评委手里有一份评分标准,接下来进行性能检测,将按照评分标准给作品进行评分。
      第一项测温度。这个时候减速机已经运行了两个小时,多少是都有些发热的。工作人员用温度计测每台机器机箱的表面温度,大声报出数值。
      评委们在评分表上写下8台机器的温度,然后根据这个数值打分。
      加工精度高、齿轮咬合得好,温度就低,打分就高。
      第二项测噪音。这台减速器的设计是圆锥齿轮、并经过高精磨齿,通过齿轮修形以及加大重合度来降低噪声。
      工作人员开始逐个启动机器,用分贝器测噪音,然后大声报告检测数值,评委们打分,噪音小的评分高。
      第三项测磨损。打开油底壳,控出机油,用细滤网过滤后,对碎屑称重,克数小的评分高。
      第四项拆机检测。由各参赛队重新进场,自己把机器拆成零件,按规定顺序摆在工作台上后,再次被清场。
      然后评委进场,由工作人员用专用量具,检测规定的几个主要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评委们评分结束后,在评分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交给工作人员,就没事了。
      工作人员很快统计完评分,交给裁判人员。
      裁判当场向各家领队宣布评分结果:
      “1号蓝钢重机装备有限公司代表队得分8.87分。”
      “2号滨海利民机械修理厂代表队得分9.18分。”
      “3号蓝市德峰机械厂代表队9.06分。”
      “4号蓝市机车车辆厂代表队9.15分。”
      “5号蓝市隆伟机电公司代表队8.64分。”
      “6号滨海油田石油设备维修公司代表队8.53分。”
      “7号蓝市宝和金属制品公司代表队7.68分。”
      “8号三友碱业机械加工厂代表队8.23分。”
      下边给各家领队半小时时间,对上述结果进行查询和申诉。
      这时,在一个展牌上,工作人员把评委们的评分表张贴出来。
      各家领队围了上来,查看自己家的成绩。
   &

第一百一十章 冠军到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