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面对着自己的义子,他也是非常的无奈。
      现在朱元璋清楚了他义父郭子兴的这一招,真不是什么好招式。
      他突然想起来了自己,如果没有他这个义子的话,那么郭天旭的命运会改变吗?
      也许不会吧!
      现在来看,郭天旭很多的做法,就是为了和朱元璋唱对台戏,因为朱元璋所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因此郭天旭所作所为,就是自取灭亡。
      朱元璋并不是自责,因为这样的事情,就呈现在自己面前。
      他要改变一些做法了,毕竟要是这样下去的话,搞不好,他打下的这些地盘,估计也会成了别人的。
      为他人做嫁衣!
      这是朱元璋最害怕的!
      这些事情,朱元璋是没有办法和别人商量的,只能是自己决定。
      别人没有办法开口啊!
      事关权力的事情,不是小的事情。
      朱元璋想了半天,他觉得自己对这件事,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那就是以后,朱元璋不再认那么多的义子义侄了,这是根本之策。
      对于以前认下的那些义子义侄,要严格要求,不到如此,也要限制他们的权力,这是根本之策。
      朱元璋觉得这样的事情,那是刻不容缓的。
      毕竟他日理万机,要处理的事情真太多了。
      如果这样的事情,现在他想起来了,不做处理的话,也许以后他根本就想不起这种小事了,所以他要快刀斩乱麻,当机立断。
      他要在最新的军规之中,特别加入这种条款,就直接让制度来管他的这些义子义侄,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因为用制度管人,比用感情管人,那是更进一步。
      这是朱元璋必须要做的事情。
      只有这样的话,朱元璋才能防患于未然,不让这些人,在以后坏他的事情。
      处理好这件事之后,朱元璋突然想起来了刘伯温。
      因为这些事情,他不能和别人商量,但是呢,他可以和刘伯温谈天说地,然后自己,可以再不知不觉之中,把这个问题夹在中间,问问刘伯温的想法。
      这几天,朱元璋见了很多的人,本来呢,他也是非常劳累的,想好好的休息一下。
      但是这件事,他必须要早做决定,而且他要通过和刘伯温的闲谈,看看自己做的事情,对不对,这是他的目的。
      毕竟要是他有些事情,做的不对的话,那你想想看,朱元璋他本来是想规范一些问题的出现。
      如果自己做错了,那不是又出现新的问题产生了吗?所以现在朱元璋做事之前,还是要找人商量一下的。
      毕竟人家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问题,那和朱元璋自己考虑问题,那是不一样的。
      刘伯温,那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人家知道稍微考虑一下,那对于朱元璋来说,那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是的,这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n

第442章 问计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