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锦离开季府,随后直接回到了李府,他不打算在这里过多逗留,打算择日出发。
李存善知晓宁锦的想法后开始收拾行李,李府也准备了一辆中规中矩马车。
此时。
已经到了黄昏之时。
早上李府来了喜鹊,没成想傍晚飞来一只白色的鸽子。
鸽子同样带来一份请帖,而给的主人却是宁锦。
李家老太公出现了,这位也是和夫子同时代的大儒。
李家老太公乍一看眼神无光,偻着身子,不过是一个寻常的老人。
宁锦却明白,这是神光内敛,是一种境界的表现。
李家老太公看向飞走的鸽子,开口道:
“你应该替夫子,也替你的孔丘先生了了一桩心愿。”
宁锦一愣。
这时。
李家老太公给了宁锦一封书信,而写信之人是书山的柳青阳。
宁锦拆开信认真看着,里面把一件事的前因后果说的很详细。
大坻就是,宁锦的先生孔丘,当年因为支持夫子,被人算计,导致他在儒州的后人还有一些学生一直生活的一个地方成了“罪地”。
所谓罪地,便是被浩然天老爷不喜甚至放弃的地方,在这种地方,很难成为儒修。
关于这件事,宁锦有些疑惑,问:“当年夫子他老人家,为何没有去做这件事?”
李家老太公说道:“夫子当年,需要借助浩然天做一些事,不适合强行出手,否则得不偿失。而用柔的手段,夫子亲口说过,他没有办法。
大玄国想花费大代价把孔丘师叔的后人接走,儒州有些人不愿意。
还有啊,那里毕竟是他们的故乡,儿不嫌母丑,哪有放弃的道理,这也是读书人的一种美德。”
宁锦有些无语道:“夫子他老人家都不行,小子恐怕更不行了。”
李家老太公认真的看向宁锦,开口道:“夫子学的是大道理,是造福苍生的学问,至于诗词文章…咳…那老小子只能说一般。”
宁锦再次愣了下,仔细想想,夫子他老人家确实没有留下什么诗词佳作。
李家老太公继续说道:
“夫子成为圣人时,的确可以通过强横的手段强行干预浩然天,不过,为了一个罪地而伤了儒家的根本,即便夫子做了,也是罪人。
加上当时,浩然天一分为二,还没稳定,还有诸多的理由,让夫子也无法出手。”
宁锦指了指自己,道:
“你们怎么认为,我可以?”
李家老太公呵呵笑道:“因为你会拍马屁。”
宁锦直接翻了一个白眼,这事和拍马屁有什么关系,再说了,他宁某人拍谁马屁了?
李家老太公看向天空,随后又低头道:
“好的诗词文章,足以让浩然天欢喜,你说你是不是会拍马屁?”
还想说什么的宁锦顿时语塞,若是这样说,李老头说的也没错,他宁某人的确会拍马屁。
李老太公说道:
“别有心理压力,这件事很难成功,书山之所以让你去做,只是想表明一个态度,告诉世人,大玄国从未忘记过他们。”
宁锦认真问道:
“拍浩然天老爷的马屁,真的可行?”
李老太公瞥了一眼宁锦,道:“你在季府一篇文章,让季庆郡多了些天才,更让此地文气浓郁了三分,你说呢?”
宁锦点点头道:“我明白了。”
忽然,宁锦有些疑惑,道:“不过,当年我在京都也写了一首很厉害的诗,为什么没让京都的文气浓郁几分?”
李老太公像傻子一样看着宁锦,“大玄国京都是各地?若是在浓郁几分,只怕刚出生的孩子都可能拥有九品的浩然气!:???
再者一说,你当时那首诗所带来的好处同样很多,只不过被书山藏起来罢了,
大玄国的京都城已经不需要任何文气上的加持,想必那首诗带来的好处,以后会分给大玄国各地吧。”
宁锦摸了摸鼻子,想到自己做的事还挺牛叉,莫名的心里很爽。
老者忽然认真的说道:“我李家青黄不济,后辈没有读书人的天赋,老夫只能出下策以特殊的手段让存善那孩子证道。
他的事,老夫就拜托你了。”
老者说着,行了一礼。
宁锦赶紧扶住,道:
“您这样,真是折煞小子了,您放心,我与李兄是朋友,面对他绝不私藏。”
李家老太公点点头随后离去,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宁锦望着老人离开的背影,默默的行了一礼。
次日。
宁锦站在李府大门口,年前有辆马车,而驾车之人是李存善。
&nb
第309章 路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