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173章羽绒换服装[1/2页]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无色非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卢昌华二十万买下了哈市肉联厂的罐头生产设备,由汪明伟在哈市负责装车。
      他先赶回了北宁。
      扔下北宁的一大摊子,他真不放心。
      他一回来,王瑶就病倒了。
      “不行,必须打针,你这要是坐下病根可怎么得了?!”
      卢妈妈拉着王瑶非去医院不可。
      卢昌华也跟着劝。
      王瑶这才放下手里的事,去了第一人民医院。
      吴霞接替了王瑶的工作。
      要说吴霞也是个能人。
      现在警用物资公司解散了,她也不打算回原单位了。
      回去干啥?混日子?
      在公司里混了几年的人,吃香的喝辣的习惯了,再回原单位清水衙门,待遇降低了不说,还勾心斗角。
      她的性格也是大大咧咧的,怎么能习惯得了。
      于是他跟丈夫一商量,干脆出来跟着王瑶一起干吧。
      家里有一个人在体制内就行了。
      就这样,王瑶招呼她来帮忙,她就乐颠颠的来了。
      宰杀大鹅剩下的羽绒堆在罐头厂后的空地里,就跟个小山似的。
      “昌华,这些鹅毛咋整?要不烧了?”
      “不行。”
      卢昌华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我想想办法吧。”
      先不说安不安全的问题,这样的处理方式肯定不行。
      他就想起那些羽绒服厂来。
      像江西的丫丫。
      这些都是用鸭子的羽绒做填充物的,也不知道鹅毛要不要。
      打定了主意,他去了第一百货,找到黄主任。
      “主任,咱们衣帽柜台有羽绒服吗?”
      “还真有几件,听说是出口转内销的。”
      “有没有厂家的联系方式?”
      “没注意,我带你去问问。”
      黄主任带着卢昌华去了衣帽柜台,把羽绒服拿过来,翻找起标签来。
      丫丫的标签上有电话号码。
      他赶紧记了下来。
      “喂,请问你们是丫丫羽绒服厂吗?”
      “是啊,你是哪里?”
      “我是黑省北宁啊,我们有鹅绒鹅毛,你们要吗?”
      “鹅绒?有多少啊?”
      “有……”
      卢昌华一琢磨怎么也得几吨吧?
      “可能有几吨,没称过。”
      “鹅绒几吨,我们真要不了。”
      “为啥啊?”
      “鹅绒价钱太高,我们用鸭绒就行了,有自己的原料。”
      我去!嫌太好了,不要?!
      “我们的鹅绒鹅毛自己处理不了,你们看看质量,再说要不要的事,咋样?”
      “这个……你等等。”
      对方犹豫了半天,好像又找人商量了一下,这才说道:“要不你们拿点样品来看看,要是合适的话,再说。”
      见对方没把话说死,还留有余地。
      卢昌华才出了口气。
      让人把鹅绒鹅毛各装了一袋,这些就是样品了。
      他就是觉得这些鹅绒鹅毛扔了可惜。
      这才想尽办法处理。
      跟王瑶说了要去送样品的事。
      她有点不放心。
      “你就放心吧,我快去快回,不耽误事。”
      “嗯,注意安全。”
      卢昌华又跟爸妈说了自己的去向。
      这段时间,赵妍已经生了。
      一男一女,组成了一个好字。
      卢妈妈赶着去伺候月子。
      “儿子,你嫂子坐月子,你也没时间去看看,等你回来,赶紧回农场一趟。”
      “妈,真的太忙。我这就要走了,回来我就去。”
      放下电话,卢昌华对老爸说道:“爸,鱼庄你就多操心了,我要去趟江西。”
      把工作交代清楚,他就做火车去了哈市。
      买了机票直飞南昌。
      南昌向塘机场距离nc市区二十八公里。
      卢昌华下了飞机,直接去了四公里外的向塘火车站。
      购买了去共青城的车票。
      一百公里的距离,绿皮车咣当了一下午。
      晚上才到了共青城。
      共青城八四年才正式命名。
      以前叫共青垦殖场。
      当年沪海的九十八名共青团志愿者,来到鄱阳湖畔垦荒。
      垦荒点被命名为共青社。
      其后共青社与金湖农场合并为德安国营共青综合垦殖场。
      后来,共青垦殖场的总部从金湖迁到南湖。
      共青垦殖场养殖板鸭,销往港岛市场,年产十万只。
      后来用几十件羽绒背心开拓出了羽绒产业。
      八八年的共青城,已经建设的初具规模,完全就是一个小城镇的样子。
      虽然共青城名字叫城,可它的级别依然是一个垦殖场,和卢昌华所在的长水农场一样。
      他在一家旅社住下。
      第二天才根据联系人留下的地址找了过去。
      现在的卢昌华比农民还农民。
      衣服上白花花的,沾着鹅绒,肩头扛着两袋鹅绒和鹅毛。
      到了羽绒厂门口。
      他被保安拦住了。
      说了半天,卢昌华

第0173章羽绒换服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