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401章压力山大[1/2页]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无色非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卢昌华的想法是好的。
      甲方直接给农民工发工资。
      可是承包商不干啊!
      反对的理由有两个。
      一个是农民工跟他们是雇佣关系。
      工资理应由他们发放。
      第二是,他们和甲方才是合同关系,你的工程款理应按照合同给他们拨付。
      至于欠薪问题,他们会及时补发,保障以后不再拖欠。
      可是这样的保证是没有保证的。
      他们依然有很多借口欠薪。
      这样的事要是再发生,那这个“昌和广场”也就不用开业了。
      律师也来劝说,说卢总要是这么干,是不符合法律关系的。
      卢昌华又和眯缝眼商量,这事要怎么办才行?
      眯缝眼想了想,提出了一个意见。
      “卢总,不如我们和这家建筑公司再签订一个补充协议,如果他们发生欠薪问题,只要证据确凿,我们就扣除他们的保证金,用来发放欠薪。”
      卢昌华一听这个主意,点点头。
      “有道理,不过还得问问律师,这么干行不行?”
      王瑶她们听了这个主意,也觉得靠谱。
      法律顾问听了,点点头,说道:“卢总,这个主意行。这是双方的约定,只要他们同意就没问题。”
      在昌和集团的压力下,恒建建筑公司签订了欠薪保证金协议。
      也就是说,恒建建筑公司把一笔钱交到甲方手里,甲方按照工程进度拨款,如果建筑公司发生欠薪事件,昌和集团就用保证金支付他们的工资。
      这也算是一种有效制约吧。
      昌和集团的这个举动,迅速被媒体报道了出来。
      沉洋等哈市的领导们都大加赞赏。
      更有媒体评论员写专题文章,探讨建筑市场欠薪保证金的可行性。
      建筑主管部门也觉得这个方法好。
      在市领导的支持下,他们召集了哈市建筑市场上的上百家建筑公司领导开会,商讨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按理说,主管部门的行业要求是不需要这些参与者同意的。
      就像裁判员的判罚标准不需要得到运动员的批准一样。
      结果可想而知。
      会议的主题从商量欠薪保证金的可行性,变成了批判大会。
      这些建筑公司的老板都大放厥词,高呼昌和集团破坏行业规矩,强行压迫乙方,这是乱用自己的行业领导地位,变相筹集资金等等。
      各种大帽子都扣了过来。
      这件事一下就传遍了哈市。
      更多的个体建筑老板都加入了讨伐的行列。
      一时间,反对的声音甚嚣尘上。
      更有人发动了媒体,引导舆论。
      说欠薪保证金是破坏市场经济。
      这下,让沉洋这些支持者有些尴尬了。
      而在风口浪尖中的昌和集团倍感压力。
      两口子虽然已经返回了北宁,可是这些压力他们一点都不少。
      沉洋当然不能让这些舆论泛滥,他也动用媒体发出了支持的声音。
      黑省上下对这个欠薪保证金展开了论战。
      这件事引起了央媒的关注。
      他们派出了团队,去到全国各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
      首先就是在工地上打工的人,问问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农民工虽然不懂多少理论,也没多少文化,可是他们知道一点,干活挣钱。
      “我们干最苦最累的活,挣最干净的钱,为啥不给我们工钱啊?!”
      “如果我们都不来干活,城里的高楼大厦谁来建?”
      “你们那些建筑老板,一个个开着最豪华的车,吃好的穿好的,为啥就不给我们发工资呢?”
      这些声音,通过电视屏幕播放了出来。
      “你被欠了多少钱?”
      记者问道。
      “去年到现在的钱都没给,每个月只给点生活费。唉,孩子上学都没钱啊!”
      一个四十多岁的农民一脸的愁容。
      记者一脸悲壮的说道:
      “对于长期欠薪的老板,他们欠薪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去问问情况。”
      “唉,我们也难哪!”
      一个包工头愁眉苦脸的说道。
      “我们是分包的工程,上家没有给钱,我也没钱发工资。”
      “你们公司为啥不给他们拨付工资呢?”
      记者追问这家建筑公司。
      “唉。我们公司本来就是垫付资金开工建设的,甲方不给拨款,我们哪里有钱发工资呢?”
      “是甲方没给钱是吗?”
      “是的。”
      记者又来到甲方,询问拨付工程款的情况。
      “我们已经拨付了。”
      “我们能看看转款记录吗?”第0401章压力山大[1/2页]